黑岩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黑岩文学 > 山大王的压寨夫郎 > 第4章 收稻

第4章 收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宋颂整日里忧心这些,吃不好睡不好,病情反复,不过到底是年轻身体好,也就小半月,他的病便好的差不多了。

八月初便到收谷子的时候,青竹寨临靠河流,有一大片肥沃的田地,宋颂跟着李尧月去过,长势喜人。

这阵子寨子里很忙,家家户户都忙着秋收,李尧月一家也不例外。

宋颂住人家的,吃人家的,这会儿人家家里忙,他也不好意思等着李尧月从地里回来还要照顾他,便主动说帮着做饭。

“颂哥儿,今日吃个辣子炒肉,再煮上一锅绿豆汤如何?”宋雁雁问道。

宋雁雁父母虽是青竹寨人,但母亲难产去世,父亲打猎时被老虎啃食而亡,幸而李尧月说差个徒儿,收养了她,她才有饭吃,有衣裳穿。

宋颂正在切肉,闻言道:“成,那你把绿豆拿出来泡上,后院的丝瓜不是长好了,我再打个蛋汤?”

宋雁雁忙不迭地点头。

李尧月和胡正下地,没空做饭,往年都是她做的,可她当时站着也就比灶台高一点点,做出来的东西难吃,今年宋颂在就不一样了。

宋颂长得好看,做饭也好吃。

得了话,宋颂切好肉抓了把红薯粉和上,才盖上盖子,去后院摘丝瓜。

夏季炎热,中午吃个稀饭和爽口小菜才会觉得过瘾,不过秋收人人都疲累,只吃稀饭不顶饱,这会儿正要做顿油水足的,才好下力气。

青竹寨的房子依河而建,都是四四方方的,前头一个院子,中间便是屋,后头就是后院了。

李尧月家中间的屋没封完,去后院得从屋旁边的小路过去,有些封完了的人家,要去后院,还必须得从堂屋穿过去。

宋颂绕过去,后院种了一些丝瓜茄子小番茄之类的,另一边就是鸡鸭圈。

李尧月养了十只□□只鸭,很是了不得。

但他没立即进去,而是站在院角,小声地喊了声“乌儿”。

他才落音,院子对角的小房子里,就有一道青灰色的身影站起来,汪汪叫两声,回应了宋颂。

宋颂听见叫声,一下子就松了口气。

青竹寨因住在山上,多是打猎为生,家家都养了只猎犬,看家护院是另外的,打猎才是重要的。

他前几日来过后院,因不知这点,还被乌儿吓到过。

他摘了几根丝瓜回去,宋雁雁正在洗绿豆,他把丝瓜递过去:“雁雁,先把丝瓜刮了,我先炒菜。”

宋雁雁甩甩手,接过他递过来的丝瓜就出去了。

宋颂擦了擦汗,夏日灶台之间最是遭罪,烧火烧油,温度最高,能热死个人。

他往灶肚里扔了根木头,火便烧起来,趁着烧锅,宋颂把方才搁置了一会儿的肉端出来。

油一热,他把肉倒下去,刺啦一声,锅里便冒出白烟,宋颂皱着眉头挥动锅铲,因和了红薯粉,倒进去后还有些粘锅,不过多翻炒几次便不再粘了。

辣子是去年的秋辣子,比其他时候的辣子要辣一点,好在他们这边是吃辣的,这点辣还不放在眼里。

肉熟了后,倒入辣子扒拉两下,这道菜其实也差不多了,宋雁雁把洗好切好的丝瓜拿进来,笑道:“好香啊。”

宋颂笑了一下,他做了这么多年饭,还是第一次有人说他做饭好吃。

不过也不是他做的不好吃才没人夸奖的,只是在家中,做饭这种事,是不值得夸奖的。

宋颂抿着唇笑了一下,温声道:“去喊尧月姐他们回来吧。”

宋雁雁轻快地应了声,便跑了出去。

鸡蛋丝瓜汤做得快,炒好鸡蛋加开水进去,等着煮开了,便放丝瓜,他们都是年轻人,丝瓜就不必煮太软。

宋颂端着菜出去,刚巧李尧月夫妻俩就回来了,宋颂还没来得及打招呼,就看见他俩身后跟着的那道高大的身影。

是那个土匪头子。

宋颂脚步一顿,没说什么,将饭端上桌子便回了灶房,他往锅里面舀了一瓢水洗锅,自己站在灶台间发呆。

来了也这么久了,他也觉出青竹寨的不同来,可那也限于李尧月胡正之类人,至于土匪头子,他还是害怕的。

一则是他隐瞒了自己其实是被送上来赔罪的,二则便是第一回见面的时候,周荃神色语气的凶狠。

他咬着下唇,有些犹豫要不要出去,他跟宋玉章长得蛮像,万一周荃将他认了出来,那可就不妙了。

不然他等周荃吃完了再出去?

宋颂思索片刻,便打定了主意,反正他还要煮绿豆汤,煮好了再出去也不迟。

另一边,周荃坐在桌前,眼神不住地朝灶房瞟去。

胡正累了一上午,现在饿得发慌,刨了一大口饭,抬头就看见周荃也不动筷子,眼巴巴地看着灶房。

他失笑,用手碰了一下媳妇儿,李尧月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也跟着笑了起来,她看着宋雁雁,道:“雁雁,颂哥儿呢。”

周荃眼神一亮,也跟着看向宋雁雁。

宋雁雁咬着筷子想了会,道:“不知道。”

刚刚宋颂端了菜就出去了,她也不知道他去哪儿了。

李尧月道:“快去灶房看看,让他一起吃。”

宋雁雁应了一声,放下筷子出去了。

宋颂把锅洗干净,将绿豆冷水下锅,看着灶里的火有点大,便撤了根木头,不然火太大,绿豆汤煮快了就不好了。

他才把木头上的火星子熄灭,宋雁雁就走了进来,她看见宋颂还在烧火,便问道:“颂哥儿,你怎么不去吃饭?”

宋颂抬起脸笑了一下,道:“我煮好绿豆汤再过去,等下尧月姐他们下地的时候就刚好凉了。”

宋雁雁走过来看了一眼,道:“这个慢慢煮嘛,你先吃饭,忙活一上午呢!”

别看他俩只待在家里,可也没闲着,宋颂领着她出去挖野菜,又去拔了后院小菜地的草,又做饭,可累呢。

宋颂连忙推拒道:“不用,我这会子不饿,你先去吃。”

宋雁雁觉得有些不好,哪能做饭的人没上桌子,她就自己吃上了呢。

她走过去拉着宋颂的手,将他往外拖,宋颂天生不善于拒绝人,加上宋雁雁力气实在大,他半走半拖的,还是去了堂屋。

周荃余光一直瞥着门口,听见脚步声,他才装模作样地拿起筷子,夹了一夹辣子放进嘴里。

宋颂在李尧月旁边坐下,正好坐在周荃对面,动作僵硬,他一进来就感觉到了周荃的视线。

他又想起周荃救他是因为他长得好看,以后指不定会如何对他,手都在发抖。

周荃看着宋颂一直不伸筷子夹菜,想了半晌措辞,才轻咳一声,问道:“你怎的吃稀饭?”

他这番话来的奇怪,桌上的人都抬起头,宋颂低着头,小声答道:“我、我爱吃。”

周荃干巴巴地“哦”了声,又过了一会儿,他装作不经意地跟胡正说话:“如果吃不饱饭,是不是身体会不好啊?”

胡正没反应过来,一脸懵地看着周荃,见对方眼神一直在宋颂身上,连忙道:“哦对对对,吃不饱的话就容易生病。”

周荃煞有其事地道:“看来还是要吃饱。”

宋颂头低的更低,手也抖得更厉害。

在他看来,周荃这是在点他,要他吃饱饭,不能生病了,否则就满足不了救下他的原因了。

胡正和李尧月一边吃饭一边笑,不过两人都没注意他们,倒是宋雁雁看着他二人乐不可支的模样,神色有些疑惑。

这一顿饭宋颂吃得煎熬,好不容易吃完了,他端着碗盘走进灶房时,额上汗都冒了出来。

李尧月帮着收了东西进来,没注意到他的情绪,道:“颂哥儿,这几日大当家帮我们收谷子,都会在家里吃饭,还麻烦你中午和晚饭多做一点。”

宋颂手一抖,盘子和碗差点落下来,李尧月不解地看着他,问道:“怎么了?”

宋颂放好手里的东西,连忙摇摇头,说:“没事没事。”

李尧月也没多想,她这几日忙着秋收,累得要够呛,根本分不出心神去看他人的情绪。

*

如此过了几天,寨子里的田才堪堪收完,可农活还没忙完,汉子们拉着谷子到晒坝去晒。

才割下来的谷子若是不晒干,后头不好碾磨脱粒,晚上汉子们便会收拾铺盖睡在晒坝,以防下雨。

左右晚上不冷,汉子们体格强壮,睡个两三天不会生病。

至于妇人夫郎,就带着孩子去地里拾捡不小心落下的谷子,别看地里没多少,可捡完了也有几斤呢。

宋颂不是寨子里的人,去地里有些不合适,就在屋里教宋雁雁绣手帕。

等到晒几天谷子,彻底晒透后装入大瓮当中,今年的秋收便完了。

槐江山这边天气使然,一年只能种一茬谷子,不过他们这儿也不完全只吃谷子,还有玉米红薯之类的粗粮。

“雁雁!雁雁!”

胡正和李尧月是寨子里的大夫,秋收刚过就忙得不得了,屋里只有宋颂和宋雁雁。

这天宋颂正在给宋雁雁改针,就听见外头有人喊她。

宋雁雁搁下手里的针线,一边往外走一边自言自语道:“大当家这几日怎么这样奇怪,天天喊我。”

宋颂没多说话,他不敢见周荃,这几日吃饭时他也找尽了借口,不跟他在一张桌子上吃饭。

“大当家。”宋雁雁走了出去。

周荃胳肢窝下抱着一个绿油油圆滚滚的东西,看着宋雁雁走出来,便把东西递给她。

他一边往屋子里张望,一边跟宋雁雁说:“镇子上有卖西瓜的,我多买了一个,跟你们分一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