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帘子还未被完全掀起,一个颇有些激动、又中气十足的声音便已打破了堂中的沉寂,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踏入殿中又猛然停止。
宋佑庭闻声转过身,脸上浮现出了一抹少见的笑容,有些生涩,又隐约带着孩子般纯真的痕迹 “姐夫,你来了。”
看到那抹熟悉的笑容,师怀远松了一口气。他向前倾身似乎想要抱住宋佑庭,可终究还是因为觉得过于唐突而收住了脚步。眼前的宋佑庭,身形挺拔,与自己一般高,身上的锦衣透着拒人千里之外的贵气。
十年未见,那个曾经总是对他充满着仰慕,时时刻刻想跟在他屁股后面的小少年如今眉眼俊朗,棱角分明,眼神里不再是好奇与调皮,而是多了许多沉稳与内敛。
宋佑庭和永清公主同是先胡皇后所出。那时,他与永清公主刚成亲不久,二人琴瑟和鸣,好不恩爱。宋佑庭常常出宫来公主府寻长姐,还吃醋他和公主的关系。公主给他出了个主意,说这个弟弟最痴迷那些兵器武艺。于是,他便装作不经意在他面前耍了套枪法。不出所料,那个小屁孩果然立刻折服,由公主的小尾巴便成了他的跟屁虫,怎么甩都甩不掉。他被磨的无奈,最终只得答应教宋佑庭枪法,还带他常常出城去三大营看那些士兵操练。
每每从军营回来,他们二人便会谈论兵器和兵法,总是津津有味。那时宋佑庭年纪虽小,可是已非常聪慧,对兵法竟然已有些自己的见解。每当天色已晚,不得不回宫了,连皇后身边的宫女都要来催几番,宋佑庭才恋恋不舍的回去。这样有些烦恼却又幸福的日子过了几年,直到公主和皇后相继去世便戛然而止。他与公主无儿无女,便自请搬出了公主府,将府邸交还。而宋佑庭也被遣往封地,那些日子的记忆终究和没落的公主府一样落了灰,再无人可提起。
许久不见,他对宋佑庭的感情还停留在那年,可眼前这个熟悉又陌生的面孔却提醒着他,由时间而产生的隔阂是绝不可轻视的。策马回京的路上,他止不住反复思量。那个昔日拽着他衣衫的少年,与永清公主有着相似眉眼,十年未见的誉王,他该如何相处。
宋佑庭见他止住脚步,便明白他们之间早因身份而产生了无可回避的变化。如今师怀远早已不是驸马,而自己也不是一个无名的皇子。他们旧日的关系从重逢的那一刻开始便被推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在那些礼数与身份之下,不由血脉而维系的亲情却永不蒙尘。
“殿下。”师怀远躬身行礼。
“姐夫何须生分,仍叫我佑庭便是。”宋佑庭连忙扶起。
师怀远婉拒:“殿下如今已是亲王,我怎能逾矩,让外人有闲言碎语。即便我仍是驸马,也不能直呼殿下名讳。”
宋佑庭无可反驳,这是他心里最亲的亲人。可师怀远说的并没有错,他们之间隔着这么多年,的确是回不去了。
“请殿下允我先为仙师上香。”
宋佑庭略微侧身,为师怀远让出位置。师怀远微微弓腰上前,恭恭敬敬的为仙师进了香。
“上月便收到姐夫的信说要返京了,为何耽搁至今?可是返京途中遇到了什么麻烦?”宋佑庭关切的问道。
“殿下来京前写信嘱托的事情,在下已经查清。”师怀远从怀中取出一本账簿。“这账簿记录了黄忠全名下在安静城兴县的宅院、田地和商铺,数量令人瞠目结舌,远超他的俸禄。不仅如此,这些产业竟然都因各种原因免征赋税,可见是当地官员因惧怕他的权势而徇私枉法。若将此账簿呈给圣上,黄忠全绝无可逃脱。”
宋佑庭接过账簿,表情凝重:“黄忠全如此大胆,罪行早已罄竹难书,要定他的罪不难。只是他背后的主谋李恕狡诈,即便兴县是他的老家,这些产业也无一在明处落于他名下。他定是已布下后手,抓住了黄忠全不能背叛他的命脉。守宫尚且断尾求生,只怕李恕也会舍弃黄忠全保全自己。”
“可是良机不能错过。”师怀远忍不住提高了声音。“奸佞误国许久,如今边境安稳,正是肃清内患的好时机,不如放手一搏。”
“李恕巧舌如簧,能言善辩,又极得官家信任,多少不肯同流合污的朝中官员被他倒打一耙。我们当前搜集的证据远远不够,如此匆忙,反而打草惊蛇。”宋佑庭努力安抚道。
“京中不少清流都被李恕迫害,殿下此次回来,不正是为了自己的兄弟吗?如此退缩,我倒是不知殿下决心几何了。”师怀远有些失望的说。
“子易之死,我悲痛万分。此次进京,回到伤心之地,便是为要给他讨一个说法。姐夫,忍而后动,方能成大事。”宋佑庭轻声说。
师怀远转身看向能静仙师的牌位,声音难掩疲倦和悲痛:“殿下,你可记得公主生前最喜清净?为此,我在公主府特意开辟了一个院落,只留少数侍女可在打扫时进入。公主在里面读诗抚琴,不问世事。每年春天,院中粉色桃花盛开,风吹花落,树下人却不动分毫,那一幕真像一个仙子一般。仙师生前将公主视若珍宝,而如今,公主却要在死后被李恕这等小人折辱,你叫我如何忍得下来。”
宋佑庭心头一震,连忙问道:“姐夫何故如此说?”
师怀远忿忿的说:“我路上耽搁,正是因处理李恕强占陵园土地之事。公主生前喜爱桃花,我为她在陵园内种了大片桃林。可谁知前几日看守陵园的侍卫来报,西北角的桃林尽数被砍,说是那片地要给一位大人物圈起来养鹿。而这位大人物,正是李恕。此人如此欺上罔下,不能再忍!”
宋佑庭紧皱眉头,他虽知道李恕欺辱百官,却未料到他如此大胆,连皇家地盘都敢侵占,也难怪师怀远如此愤怒。可是正如自己方才所说,这些证据远远不够。他还需要更切实的证据,能让李恕能被一击即中的证据。“姐夫放心,我定会查清此事。李恕的罪证收集已有些许眉目,请再给我些时日。”
“殿下又要等到何时呢?子易的案卷你看过了已是天衣无缝,上元节烟花一案的嫌犯也无影无踪,你来京之后遍访了受李恕迫害的官员也无功而返吧。我早便看透了,凭李恕通天的戏法,最终只怕什么都不会剩下。”师怀远道。
“李恕虽然只手遮天,可他只要做过的事,定会留下痕迹。我已找到一些线索,再过些时日,或许便能找到证据让他无法逃脱。”宋佑庭说。
师怀远沉默不语,眼中尽是不甘。天色渐黑,屋内烛火摇曳。
“佑庭,这京中事,你不懂。我看你还是不要管这些了,早些离开吧。”师怀远看着那即将熄灭的烛火说。
成王府内,户部侍郎于显向成王报告云南督饷一事。成王看着卷宗点点头,如今云南有沐王府坐镇,西南边境已不再能威胁桑国。
“只是——”于显话锋一转“臣还有一事,想要禀报殿下。”
“何事这么吞吞吐吐?”成王问道。
于显稍作迟疑道:“前几日,我同刑部王大仁吃饭,他提到,誉王殿下身边的辛离来刑部,要郭子易当年的卷宗。”
成王抬眼道。“他有说为何吗?”
“说是那郭子易离开宁远时,带走了一块誉王的玉佩,恐怕混在被罚没的家产中了,如今辛离要去取回来,需得看看当年罚没的清单。不过我们已经同他说了,这银钱珠宝早已充公怕是很难寻回了。”
“什么玉佩?”成王问道。
“王大人也未曾闻,不过辛离拿走了案卷,又看了库房,说并没有那块玉佩,也就作罢了。臣听了觉得此事哪里又有些奇怪,便觉得要向殿下汇报下。”于显答道。
成王把卷宗递还给于显:“那卷宗我也看过,说起来,郭子易出事当天,倒是匆忙来过户部找于大人。不过,于大人当时不在。”
“这,当日家中老母有事。”于显连忙跪下,当时自己提前知道锦衣卫要来抓人,虽然郭子易是自己下属,自己于理应当出面交涉。可因恐惧与锦衣卫那群人打交道,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将此事混过去了,谁曾想这人进了诏狱便死了。“都是下官失职,请殿下责罚。”
成王倒是也未曾为难他:“大人多虑了,你的假一向是我批准的,怎么能责罚你呢?若无其他事,便去忙吧。”
于显身上已惊出一身冷汗,慌忙站起来告退,心里侥幸自己逃过一劫。还好此事已过去许久,成王不记得具体情况。他一向最痛恨玩忽职守,竟然没有责罚自己倒也是幸运。
待他走后,成王身后的侍卫李奚忍不住问道:“殿下为何放过于显?”
成王站起来活动了一下腰身说:“锦衣卫在京中横行霸道,谁人不怕?郭子易宁折不弯,便是活生生的例子,于显不敢去跟锦衣卫打交道也是人之常情,换做其他人,一样是不敢的。”
“殿下宽仁。誉王为何突然查起了卷宗一事?难道他信不过大理寺?”
“太后欲要赐婚他和湖湘郡主,他推辞宁远军务繁忙,一直不愿进京。怎的郭子易一出事,他便愿意进京了?他在京中一直深藏不露,如今终于让我抓住了些他的意图。他查周家账册,定然也不是单单为了烟花案,而是郭子易的事情。”成王推测到。
“郭子易贪赃枉法,誉王难道想要为他翻案?”
“抓郭子易的人是锦衣卫,而锦衣卫又和司礼监沆瀣一气,他是想要与司礼监做对啊。”
“若誉王继续查下去,那李恕从殿下口中得知徐清身份之事,不会被誉王查到吧?我们要不要出手阻止?”李奚担心到。
成王想了想:“郭子易去年进京,还未曾向户部报道,便来向我述职,没什么人知晓。他虽提到徐清此人,可是并不知道此人身份还有其他。我利用在户部任职方便,派人去宁远私下调查,旁人并不知晓此事。司礼监那些蠢货只想着一己之私,若不是我告知他们徐清身份特殊,不知道他们要犯下多大祸事,他们为了保全自己,也定不会供出我来。”
“若不是殿下此次私下点拨李恕,他真要惹出大麻烦。徐清身份特殊,才能将上元一事引向落挞,否则只怕耶洪旗会要兴师问罪了。”李奚说道。
“李恕贪财,阴险毒辣却目光短浅。”成王叹了口气。“我们不需阻止誉王,隔岸观火便好,京城水深,看看他能走到哪一步。”
“是,殿下。下面来报,师怀远昨日回京了,一进城风尘仆仆,连府都未回,直接去见了誉王。殿下平日与他要好,看来他还是待誉王更亲。”李奚说道。
“誉王是怀远兄的亡妻之弟,他们才是一家人。如今襄王携女进京,师怀远也回来了。看来京中又要起风云,我们静观其变吧。”成王淡然的说。“东街的点心铺又出了新花样,我们去看看,妙莲最爱吃这些点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