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岩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黑岩文学 > 月落泉明 > 第17章 故人相见

第17章 故人相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素素。”一声清脆的呼唤从小院门口传来,周文素站了起来,险些打翻了糕点盒子。芸娘连忙扶住,微笑的看着周文素冲过去抱住秦小姐。

“清之”周文素紧紧抱住秦清之,这是她在京城最挂念的朋友。秦清之是宫中秦太医的外孙女,两人在江都时便已相识。清之在父母去世后来京城投奔了外祖父,即便相隔千里,周文素和秦清之书信也未曾断过。

“素素,你还好吗?”清之上下打量了一番周文素,担心的问到。

“我都好,姐姐放心。”清之说道,然后给在院门口微笑着看着这一幕的许汝昌行礼。许汝昌微笑着回礼,自带着一种沉稳安定的气场。这一切让周文素突然有些恍惚,对自己来说时隔太多年,一切早如潺潺流水般不可回头,而他二人却依旧如故。

三个人坐在院中,清之和周文素重逢后紧紧拉着手,周文素有些感慨,这初春的暖阳,已经多久未曾再照到她身上了。

“两位妹妹执手相看泪眼,我倒觉得我在这里是唐突了。”许汝昌打趣道。

清之和周文素笑着各自揉了揉已经红了的眼睛。

秦清之反驳道:“你还说我,前一阵你不是也是急的不行,在家向伯父伯母求了许久。”

“听父亲说,你们的管家惹事跑了,如今可有抓到?”许汝昌转向素素问道。

周文素摇摇头,按照上一世发展,徐清大抵从此销声匿迹,不知去向。不过这样也好,少了许多可能的是非。

“汝昌哥,不要管那个忘恩负义的管家了,上面已经认定周家非但无罪反而有功,否则也不会把文淑妹妹接进宫里和其他贵女一同请皇后授课了。”清之道。

许汝昌没有反驳,只是显得有些心事重重。

周文素看了看二人,秦清之还是单纯了些。不过这些事情他们也无力帮忙,她便也不想让他们因为自己忧心。“周家已无事,二位不必再为我担心了。”

秦清之建议道:“如今已经入春,正是好时节。不如明日你我三人沐浴更衣,去西郊的兴隆寺拜一拜,请神仙菩萨帮我们去一去霉运可好?”

周文素心里想着硫磺的事情不愿出门,推辞道:“我便不去了吧?”

秦清之不解:“妹妹不也是一向很虔诚的吗,如今为何不去了?”

许汝昌说:“周妹妹不知,清之妹妹要去还愿,不然下次神仙可就不答应她了。”

“素素也在宅中呆了许久未曾出门,出门逛一逛也是好的。”芸娘不知何时来到院中,给他们端上点心。

周文素知众人皆是想让自己出门散散心,不想拂了他们的好意,便点头答应了。

等到送了秦清之和许汝昌离开,周文素正要回宅,一个僧人恰好在街边化缘。周文素焊住他,又唤冬青给这位僧人去厨房里取些饭食,那位僧人连忙感谢。

周文素见他衣衫褴褛,不禁有些好奇:“师傅是要往何处去?”

那僧人行礼道:“贫僧即将前往咸宁香积寺讲经说法。”

周文素点点头,她对这个地方颇有些印象,前世曾听闻咸宁遭遇时疫死了很多人。她心里一动,连忙进宅取纸笔急匆匆写下一个药方,连同着饭食一起交给了那个僧人。

“这是?”那僧人不解。

“此乃治疗时疫之方,师傅可随身携带。若有朝一日有所用处,也算是功德一件。”周文素说。

那僧人合手感谢周文素便离去。周文素看着僧人远去的方向,希望佛祖不要怪罪自己。此药方乃是日后才由太医院所研制,如今她为救一城百姓泄漏天机,如若真有轮回,这轮回该如何算呢?不过若是她自己,父亲,周家一家,甚至咸宁百姓的命数已定,为何她又多了这一世?周文素关上宅门,不管佛祖是否怪罪,她都要尽力一试。

第二日一早,秦清之和许汝昌便来接周文素出门。冬青要随着一道去,秦清之赶他回去:“冬青,你无需来。有我们在,周老爷不会说什么的。”

冬青见许汝昌微笑着点头,知道这位郎君一向稳重。如若他也同意便是无事:“既如此,郎君和小姐们路上小心。”

许汝昌扶周文素和清之上了马车,几人向兴隆寺出发。秦清之不知道哪里得了一把新扇子,上面画着飞鸟图,许汝昌要拿来看,秦清之一把打掉许汝昌的手。

周文素在旁边看着打闹的二人,心里有些伤感。上一世她应当会同秦清之和宋佑庭一同玩笑,可现在她却有心无力,再也提不起兴趣。

周文素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撩开帘子,城外的春色来的迟一些,还是一片萧瑟景象。她想起上一世,在她回到京城成为妃子,再见到清之时,已完全认不出那个昔日活泼开朗的小姑娘。

那时的秦清之挺着大肚子,已嫁给一个远方表亲名叫做常轩的。本来秦清之的门第是远高于常轩家,可是有一次秦清之去寺庙时遇到了流寇,第二日早上才得以回来,自此京中便有了传言。常轩不顾风言风语上门求取,秦太医担心外孙女以后真的嫁不出去了,便同意了这门事。可是常轩婚后便换了个嘴脸,时常打骂侮辱清之。

佛祖啊,若众人皆苦,又何须一定要走这么一遭。若心里虔诚,当真能逢凶化吉吗。周文素心里问到。

不过还好并不是所有人都命运多舛,有一次在书房为宋佑庭研磨陪他批阅奏折时,看到了蜀地官员许汝昌告假回京,为父亲送终。方才知道他已然不负才学入朝为官了。能知道旧人可以实现抱负,安稳的过完这一生,周文素心里为他开心。如今,希望他此生依旧如此。

兴隆寺内,秦清之跪在地上,虔诚的同佛祖许愿,嘴里念念有词。周文素犹豫了一下,想到昨日递给那位僧人的药方,便也跪在蒲垫上。可是她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可求,曾经她也希望将命运寄托在佛祖或者更强大的人身上,可是到头来一无所有。祈祷是无用的,她虽不会医术,可只有凭借自己,才能改变命运。

“小姐,这边请。”一位僧人请秦清之到后堂,秦清之向他们渣渣眼睛,周文素知道她定是又添了香火钱。

周文素和汝昌对视一笑,两人在寺中随意的逛着。二人无意间进到西院的往生堂,这里供奉了许多逝者的牌位。

许汝昌和周文素拜了一拜,对打扰这些往生者表示欠意便要离开,却在众多牌位中间发现一个无字牌位,因此显得异常显眼。

“汝昌哥,我的荷包落在正殿了,可否帮我取来?”周文素突然问道。

“自然,妹妹在这里稍等。”许汝昌未加思索便回答道,然后转身离开。

周文素看着许汝昌的背影,不禁感慨到许汝昌当真是一个内心丝毫无杂念的人,才会对她突然的要求也毫无置疑,言听计从。

她转身看向那个无字牌位,而旁边的一个牌位上书“敬奉静慈师傅慈心常在仙途远逸”

周文素想了向,焚了三柱香火认真的拜了一拜,把香插到了香炉上。

她对这个名字再熟悉不过,这是宋佑庭母亲的牌位。

上一世,宋佑庭称帝后便把她母亲的牌位迎回了太庙。虽废后,可死后竟沦落在这样一个偏僻寺庙中,皇家也当真是狠心。

周文素环顾四周,看到桌子上放着记录供养人姓名的纸笔。她想了想,拿起笔在一张纸上写了两句话,然后将纸小心翼翼的折好,放到静慈仙师的牌位下。

许汝昌在后面唤到:“妹妹,我并未看到荷包。可是落在其他地方了?”

周文素转过身来,安慰的说:“无妨,许是我本就忘记带了,我们走吧。”

许汝昌有些不解,但也并未多问。

许汝昌和周文素并排走了一会,许汝昌方才开口问道:“妹妹方才可是为了独自在堂里呆一会?”

周文素不知如何解释,便低头未说话。

许汝昌见她未说话,便更加笃信自己的想法:“妹妹可是想到了亡母?”

周文素一怔,有些诧异。

许汝昌见周文素沉默,以为她是因亡母之事伤心,误以为是她家中姨娘苛待,便鼓足勇气说:“妹妹不必委屈自己,我们的婚事已定,不日即将下聘。待到你我成婚之后,妹妹便可把牌位移到京中,我陪妹妹时常来祭拜。”

周文素知道许汝昌是误会了,可她却永远无法与他解释。她感激他的好意,只能微笑着点点头。上一世她与许汝昌没有什么机会深交,如今方才意识到,也许眼前这个人,可以给她这一世的安稳。

清之兴高采烈的跑过来说:“你们去哪里了,我找了你们许久。你们看,这是我刚刚从师傅那里求的签文,说我呀,定能所愿皆可成。这寺庙果然很灵,我还是要是时时常来供奉才行。对了妹妹,这是我为你求的,也很好。”

周文素微笑的接过签文,笑着念到:“一生无虞。确实很好。”

“施主们,寺门就要关了,若已无其他事,还请早日离殿。”方才领清之入后堂的那位僧人不知何时出现说。

时间确实不早了,三人与僧人师傅告别,离开兴隆寺。及至要坐上马车时,周文素却发现一个熟悉的马车停在不远处。

“怎么了?”清之问道。

“没什么。”周文素摇摇头。

待到许汝昌驾起马车离开,周文素拉起轩窗,看到宋佑庭走下马车,向他们这边看来。

周文素心中若有所思。

“周小姐怎么在这里?”宋佑庭问道。

“兴隆寺近几年颇受京中人推崇,说是灵验的很。想必周小姐也是有什么所求,来此请愿吧。”辛离回到。

宋佑庭点点头,大步走上了台阶。

方丈带着宋佑庭到了往生堂便离开,依照惯例留宋佑庭一人祭拜。

宋佑庭拿起桌上的香点燃,先是为那个无字牌位添了三炷香。

“子易,李恕这些年向朝中诸位大臣索要钱财,买官卖官早已让人怨声载道。只是圣上依旧宠信,偏听他一家之词,让众人不敢出来作证。李恕陷害你,以为他自己做的天然无缝,可是我相信,但凡做过的事情,都会留下痕迹。我愿意为你奋力一博,只是他背后似乎还有成王或者其他人,因此我不能轻举妄动。等到我调查清楚那个人到底是谁,再一起铲除朝中奸佞,替你伸冤。”

宋佑庭又为静慈先师的牌位进香,却发现香炉里新插着三只还未燃尽的香。旁边那个无字牌位下漏出的纸条一角吸引了宋佑庭的注意。

宋佑庭移开子易的牌位,打开纸条,随后又小心翼翼收起,久久凝视着郭子易的牌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