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岑川听完贾氏这席话,不禁又把这弱不禁风般的妇人从上到下看了一遍。
卫家婆媳也觉得贾氏太过小题大做。
这年头儿谁家不抽空种点儿瓜菜?屋前屋后那些空地上,家家都有,是以从来也卖不上价钱,多是自家吃。难能有机会换了钱补贴家用,一共能有多少,也值顾这样呢?
还误了别的瓜菜?碰瓷也不要太离谱!
卫婶子就开口劝她,
“丘老大家的,几根黄瓜,你这……”
然而不等卫婶子把话说完,就叫贾氏悠悠的看了一眼,刚刚仅仅只是哀怨的脸上,竟真的落下眼泪来!贾氏哭哭啼啼,唱念俱佳的抱怨起家中不济,上有老下有小,儿子大了不听话,自己里外难做人的事情来。
好像陆岑川少收了几根黄瓜,就成了她一家人生活困苦的根源。
卫婶子顿时被这张梨花带雨的脸噎住了,婆媳俩对看一眼,都不知该如何是好。
感受到卫家婆媳的无语,陆岑川直接开口问到,
“所以婶子是来找我的?”
贾氏目光回到陆岑川身上,落着泪继续说,
“是啊,你看你这也没提前说一声……”
见她又要重唱一段,陆岑川见识过了她乡村级别的演技,打断到,
“哦,我正要去您家说这事儿。”
“生意不做了,所以也不收黄瓜了。”
贾氏哭声一顿,没料到自己哭了这一场,陆岑川还能这么直截了当的说出不要来。
这丫头片子不是个小傻子吗?怎么完全不按着自己话里的意思走!
想到这里,贾氏又拿眼去看卫家婆媳。
然而卫婶子听出她胡搅蛮缠的意思,正后悔怎么搭了她的话,这时是绝不会再开口了。江妙雨看贾氏摆着一副柔弱面容来为难一个小孩子,虽然说不出什么难听话,但也绝不会与她搭台子。
跟贾氏一起来的吴梅花此时更是不会出声。
吴梅花本来想着就是传个话的事儿,自己去办了,也算卖陆岑川一个好儿,显得自己是有心要亲近她的。谁知道这丘家的娘儿们一听不收了,二话不说就要自己给个说法。
自己能有什么说法?不就是不收黄瓜了吗?买卖买卖,有人买才能卖啊!要什么说法?
可贾氏不依不饶,吴梅花招架不住,才只能给带到卫家来,叫陆岑川自己解决。
贾氏等了半天都没人搭腔,只得哭得更厉害了一些,
“若不是看在宁子的份上,我何苦参这一脚呢?”
听她又把宁子拉出来甩锅,陆岑川对她这场戏就更不耐烦了起来。见阿越已经扭脸躲进了自己怀里,陆岑川随便撑起一张诚恳的脸,眨巴着大眼睛看向贾氏,
“婶子是想怎么办呢?”想要什么直接说嘛,你不说出来,大家怎么能知道呢?
“……这……”
贾氏本想叫陆岑川主动弥补一二,不料她竟问得这样直接,反倒叫自己不好接话了。
说到底,贾氏就是想占占便宜。以为这事儿是李家在出头,堵住了吴梅花就能达到目的,谁知道吴梅花外强中干,半点儿做不了主,竟然是个摆设!还把她带到了里正家里,对上了完全不吃她这套的陆岑川!
竟小看了这小傻子!
贾氏心中暗道一声晦气,把不知是真傻还是装傻的陆岑川骂了个结实。又看了眼一旁的卫家婆媳,到底顾忌着这些年在外人眼里维护出来的脸面,捏紧了手里的帕子,没有说出要陆岑川如何补偿自家的话。
轻抚过颊边的泪水,贾氏白着脸虚弱的向卫家婆媳俩笑了笑,万分不愿的告辞走人。
目送贾氏离开,屋里的女人们都不自知的松了口气。卫婶子想起贾氏刚刚的作为很是奇怪,
“平日在村里最是柔弱的一个人……”连个高声也没有,对谁都一副好说话的模样,怎么到陆岑川面前就有了这一出?
陆岑川也问出自己的疑惑,
“宁子哥还挺不爱说话的,怎么跟这位婶子一点儿也不像?”宁子是个略显沉默的青年,完全看不出来有这样能演戏的家教。
听这问话,卫婶子有些难言,但想了想还是答到,
“她是丘老大娶的继室,前几年才进门。宁子既不是她生也没被她教养,不像也是有的。”
几人没再多聊,江妙雨一直把陆岑川和吴梅花送到门口,又对陆岑川叮嘱,
“若有什么难为的,一定要来找嫂子,啊?”
“知道啦~!”
陆岑川笑嘻嘻的跟江妙雨道别,还抓了阿越的小爪子跟她挥手,才和吴梅花一起离开。
走了一阵,陆岑川回头看吴梅花,
“嫂子你跟着我干嘛?”
“啊!?”
看她魂不守舍的,陆岑川指了指自己走的方向,
“我要回家修房子去了,你跟着我干嘛?”总不会是想来帮我干活吧?
干活是绝不可能帮陆岑川干活的!
但叫吴梅花跟李宝柱服个软,她还是可以的,然而跟陆岑川服软……真是很难为她啊!
吴梅花支吾了好一阵,
“……我……我去找贾氏也是好心!是想帮你忙!”
“哦。”还想卖我个好儿嘛,我懂得,不用说的这么艰难。
吴梅花见陆岑川答得轻巧,更拿不定她在打什么主意,眉毛皱得都拧了起来。
陆岑川懒得看她自己吓唬自己,直接到,
“都完事儿了,嫂子回去吧。”
说完跟她挥了挥手,抱着阿越回自家去。
吴梅花心中憋气又没辙,觉得贾氏真是可恶的要命,多大点儿事儿呢!?还叫自己讨不到好!短短时间对贾氏的恶感就要超越陆岑川,又忐忑的看了一会儿陆岑川的背影,才顿足愤愤离去。
——☆——
陆岑川回到自家时,李宝柱已经在了。
这些天修房子,因为李宝柱不准她上房,所以陆岑川只能在下面递递东西拌拌泥之类。
泥浆拌草杆晒成砖,树木竹枝架梁,这房子的技术含量真的很低。
当然啦,这只是最基本也是最便宜的泥土草坯房,也就是夏家一直住着的这种。杨二哥听说她修房子还怕她钱不够……莫不是以为她要修什么高档的砖瓦房吧?
杨桥来时见他俩都在,就随意打了个招呼,挨个把几间屋子打量过一遍,又伸手推了推墙面,直接去跟李宝柱说话。
“这有好多年都没修葺过了吧?”
“应该是。”若是年年都修的房子,怎么能叫房檐下面豁出这么大的口子漏风呢?
“一室妇孺真是没法过日子。”杨桥叹到。
李宝柱也是叹气。他虽是时时想着帮忙,但到底没住在这里,照看得就不周全。见他忆及往事面色不好,杨桥玩笑到,
“不过现在终于有个能够支立门户的汉子了。”
说着看向一只手抱着阿越,另一只手就能轻松搅拌泥浆的陆岑川,想起之前她对王家姑娘的说辞,杨桥表情一言难尽。
“别瞎说!”李宝柱笑着斥他,但想想那天被一脚踹断的小树,脸色也变得微妙。
“……长大了就能比较像姑娘了吧……”李宝柱自我安慰到。
杨桥都不信。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杨桥还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弱鸡书生,干起活来很有些样子,他这么一来,比起只能在下面递东西的陆岑川,进程就快了不少。
陆岑川看修房子这样简单,更觉得盖房子没什么难,心里就活泛开了。
进城做生意虽然挣得不少,但往来镇上实在是麻烦,既然一时半会儿没法在城里置产,不如还是在家发展一下种植业和家庭手工业的好。而且,地里的玉米和大豆长势喜人,也给了她理论转实践的底气,既然知道一定能成功的结果,只要算计的仔细,探索的过程总不会叫她亏得太惨吧?
所以,趁着天气好,又没什么要紧事,不如搞一下基础建设啊。
陆岑川打算完,又四顾环视自家的院子,很快确定了一块空地,当即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引得李宝柱和杨桥都盯着她看起来。
“……怎么了?”
“玲子,你怎么想到的?”李宝柱问到。
在陆岑川从前的时代,很早就有在冬季种植的各种方法了,但现在看他俩的反应,难道暖房这玩意儿在本地太过超前了?后悔了一下自己有些想当然,只能老办法用夏婆子来搪塞,
“哦……以前听娘说的,锦粱州冬天,有钱人家就这么过冬。”
“温室之内非常暖和,我想人能暖和,菜也差不多不是?”
她正努力找补,杨桥却在此时点头,
“确实,我也在书中看过温室之说,锦粱冬日酷寒,富贵人家有这些方法也不足为怪。只是据说还需花椒和泥涂墙,皇家冬日也供温韭,便是这样来。”
李宝柱一向信任杨桥,听他佐证,又想起陆岑川那大豆和玉米同种的奇思妙想,就不再疑虑,三人一同思索起了这暖房的做法。
杨桥虽在书中见过,却不知具体做法是如何,从前也没仔细研究过,此时听陆岑川所说的样式,竟是与他想象不同。于是两人在地上比划半晌,之后杨桥还回家拿了笔墨,叫陆岑川画下来好做示意。
陆岑川一边想一边用毛笔歪歪扭扭的在纸上画图,涂涂改改的,最后在心里定了样子,翻过这纸的背面又重画了一遍,拿给他俩看。
之后三个人就凑在一起商量这个房子应该怎么造。
杨桥碰上新鲜事儿比单纯修房子积极多了,半途还再次回家,把之前他见过记载着温室说法的书也拿了来,跟陆岑川一起参详,想着从里面抠出些细枝末节来用。
正说的热闹,广胜和宁子一同过来。陆岑川以为他们是来找李宝柱的,就开口打招呼,
“广胜哥,媳妇儿说好了吗~?”
广胜脸一红,呿了她一声,未等陆岑川继续调侃就赶紧到,
“玲子,宁子有事跟你说。”说着推了宁子一把。
“啥事啊?”陆岑川不明所以的问到。
“玲子……二娘她,身子不好思虑多,不是专门要跟你作难,你别跟她见怪。”
这个素日少话的青年说起这番话来,浑身都透着一股不自在,陆岑川一时拿不准他家是个什么情况,就没搭腔。
倒是李宝柱和杨桥跟宁子一起长大,对他为人多有了解,听这说辞都觉得事情不对,广胜更是又推了他一把,一脸不快到,
“你还给她圆谎呢!她是个什么德行还没看明白啊!”
宁子面色越发难看,张了两次口才勉强说,
“去年她坐月子……是因为我才落下病根,因此恼我,也没什么。”
病根?
陆岑川听这话更加疑惑,想想之前见到贾氏的样子,觉得她身体好的能去蹦极,还能一边演戏一边蹦。
宁子不知陆岑川心中所想,略显难堪的对上她双眼,
“只是这次叫玲子难做了,对不住。”
李宝柱跟杨桥把手里活儿都放下,也去看陆岑川,
“出什么事了?”
陆岑川照实回答,
“哦,我不收黄瓜了丘婶子好像不太乐意,早上来跟我说道了两句。”看着宁子别扭的神色,反正也没让贾氏占到便宜,于是到,
“我说确实不收了,丘婶子就回去了。”
她这话一出,宁子看向她的眼神就带上了一些复杂,广胜是个忍不住的,又到,
“玲子你别给她遮掩了,我们两家挨着,她哪会这么好说话!”
“广胜!”
“都咱们兄弟几个你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说着也不顾宁子阻止,跟他们讲起了丘家的这位贾氏。
说起来其实可简单了,大体上来说,就是个有了后娘就有后爹的故事。
大同小异的细节是,这个后娘惯常端着一副柔软和善的面容,平日里最是弱质芊芊,对丈夫十分顺从,明面上对继子也没有苛待。况且她嫁过来的时候宁子都挺大了,根本不用在她手底下讨日子,想苛待其实也没什么地方好下手。
只是贾氏嫁过来这些年,一共生了一个闺女,很得丘老大喜欢,她们母女在家简直是呼风唤雨。但宠小女儿,谁家没有呢?就算丘老大因为这母女对半大的儿子越发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