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岩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黑岩文学 > 兰陵情 > 第51章 高湛赐妾阿衡顺势

第51章 高湛赐妾阿衡顺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他的话并不多,但每一句,绝不是无关紧要的。

他给她的承诺,也不过那几句,也不过是,说过那一次,但是她知道,就算他不再提起,他也将他许下的承诺埋在心里,不曾忘记。

她知道,殿下是大齐的郡王,身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君王的猜忌,小人的陷害,百姓的期盼,每一个,都像一副沉重的枷锁,锁在殿下的身上。

但是殿下是人,不是神,就算身份显赫,战绩卓越,他也有他的无奈,和无能为力。

河间王和河南王的相继离世,殿下失去亲人的痛苦,被君王流放在外的悲愤,那时她并没有,陪在他的身边,他都是一个人默默的承受着。

她知道,但凡这件事情,还有一丝转圜的余地,殿下都不会,令她为难半分,这画像中的人一定对他很重要!

刚听到这件事情的时候,说不吃醋她是不可能的,想想在没有遇见你之前,有那么一个人,那般陪着他,她有难,他愿意倾尽所有去救她。

但是等到情绪稳定下来,看到殿下哀伤的目光,他明明不舍还嘴硬的说,放她离开的那一刻,她立刻就明白了,这件事最受委屈的不是她,而是殿下,进退两难。

既然事已至此,阿衡能做的,就是和殿下唱一出双簧,将画像中的侍女,从宫中接出来,其他的一切,她愿意相信殿下,终有一日,殿下会告诉自己他的坚持。

一路上,阿衡的脑中将画像中的女子,一遍遍的描摹,她想到那时,决不能认错。

果然像李祖娥说的一般,在夜宴上,高湛赏给高孝瓘二十个侍妾:“虽然你已有王妃,但是这二十个侍妾,都是朕亲自选的,兰陵郡王感觉如何?”

“回皇上的话,臣想一个,便足以。”高孝瓘说道,

“二十个,你只留下一个?”高湛眯起眼睛问道:“莫不是,兰陵王不相信,朕的眼光?”

“温柔乡向来是英雄冢,臣还想留着英雄气概,血战沙场。”高孝瓘答道:“邙山之战,本就是臣分内之事,臣自是应当皆尽全力。”

“好,”高湛笑着说:“既然兰陵王都这样说了,朕也不勉强你,你便挑一个吧。”

“王妃,你去帮为夫挑一个。”

阿衡缓缓的走出来,朝高台上的帝。王行了礼,看到阿衡样貌的一刻,高湛的眼睛微微的眯了起来:“刚才朕倒是没有注意,兰陵王妃倒是有几分眼熟。”

阿衡对于这位高高在上,虐杀殿下两位哥哥的帝王,并无好感,他的这番试探的话,阿衡也体面的回道:“回皇上,阿芸形貌平平,皇上妙赞了。”

高湛嘴角勾起笑意:“既然自知你的相貌平平,你如何配得起兰陵王?”

高湛话音一落,满座寂静,都好奇的盯着,这位稚幼的兰陵王妃怎么回答,片刻之后听到她说:“所以阿芸,感恩皇上的赏赐,阿芸定当为殿下,挑选德貌兼备的佳人。”

高湛听后先是愣了一下,随后大笑了起来:“还当真有趣的紧,既然如此,那朕便将二十位侍女,全送到郡王府,岂不是更好!”

“夫为大,阿芸自然不会背了,殿下的意思。”

高湛不喜,沉声道:“那便要背了朕的意思。”

阿衡平静的答道:“皇上的旨意,确也是在这二十名侍女中,选择一个。”

高湛默了默,最后挥了挥手:“那朕倒想瞧瞧,兰陵王妃的眼光。”

阿衡走到那二十名侍女中,一一路过,只有在一个女子面前,滞留了下脚步,她上下打量了一下这名女子,宛如从那幅画像中走出,但是却比那画像上更浓的哀伤,像笼在浓雾中的山水。

“皇上,阿芸已经挑选好了。”

“抬起头来,”高湛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回皇上,奴婢采薇。”

“兰陵王感觉如何?”高湛问高孝瓘:“可还满意?”

“自是极好的,谢皇上的恩典。”

“兰陵王满意便好,”高湛用人摸不透的语气说道:“莫要让世人说,朕赏罚不明,寒了天下忠臣的,一腔热血。”

“臣记下了。”

踏出皇宫大门的那一刻,斛律昌仪好像活了两世,她回头看,这淹没在夜色中的宫殿,她最美的年华,她此生挚爱的人,都在这里相遇,在这里诀别。

“怨不怨刚才孤在宴席上,没有替你说话?”在回府的马车上,高孝瓘拥着阿衡问道。

“啊?”被打断思路的阿衡,摇了摇头:“我怎么会责怪殿下呢!”

“我知道,那时殿下是万万不能开口的,再说了,在参加夜宴前,殿下已经为我做了周密的考量。”她的手,被握在他的手掌中:“想必,殿下比我更紧张,更担心我的安危吧!”

“哪有,孤才没。有”他嘴硬的狡辩道。

“那殿下手掌中,怎么那么冷汗?”阿衡调戏他。

“你怎知,那是孤的?”他一本正经的说道:“那明明,是你的。”

阿衡早就习惯了,每次殿下不经意流出来的,对她的怜爱,他自己都不会承认,他对她从来没有说过,什么花言巧语,但他的心意,却紧紧围绕在她的身边。

“恩,殿下都不知道,我有多害怕,怕自己说错一句话,性命便不保了,若是如此我得多冤啊,好不容易,盼到殿下来娶我……”

阿衡只是随口抱怨,却被他打断,听到他说:“有我在,不要怕。”

他的声调,不似平日里,像生生压抑着什么,她朝他的怀抱里,拱了拱:“我知道,我只是随口说的,我不怕的。”

阿衡想了想,终于问了出来:“殿下,那名唤作采薇的侍女,你打算怎么安置?感觉她历经了沧桑。”

“她该回家了。”高孝瓘挑开车帘,看向外面一闪而逝的景色,良久后说道:“阿衡,有一天,我会将她的事情,全都告诉你,只是现在,还不到那个时机。”

“孤,肯定会给你一个交代的。”

高孝瓘没有想到,他再次回到邺城,只是这次回到邺城,高府却没有了之前的喧闹,也是,最不喜安宁的三哥,早已不在这里,经历变故的高家,也慢慢淡出了政治的舞台。

自高孝瓘离开后,安德王高延宗,也离开了邺城,如今高府,只留下大娘一人,而她因为三哥的故去,早已不问世事,整日在祠堂诵经。

“你回来了。”元仲华颔首,看着他们。

“是的,母亲。”高孝瓘答道。

其实他与元氏自幼,便不亲近,他记忆里的元氏,只有在他三哥面前,才会有丝丝的笑意,对待其他任何人,都极其严厉。

记得有一次,管家不知从哪里弄来一只雕,他与三哥,都喜欢的紧,谁都不肯让给谁,结果两个人,在院中打了起来。

大娘元氏闻讯赶来,斥责了三哥,说他既然身为哥哥,就当让着弟弟,虽然语气严厉,但看着三哥的眼神,却柔和的很。

那一刻,他着实羡慕他的三哥,最后,他如愿得到了那只雕,却在几日后,发现它被溺毙,在后院的池塘中,直到后来他才知道,那只雕是大娘元氏,命人丢在池中的。

而元氏的理由竟然是,怕他玩物丧志,自那之后,他便再也与元氏不似,先前那般亲近。

“这位便是,郑家的小姐?”

在来的路上,高孝瓘已经对她嘱咐过多次,她见过礼后,便安静的立在一边。

虽然阿衡知道了,这位大娘不喜拐弯抹角,但没料到,她会直接开门见山:“回夫人,小女便是郑家的小女,名唤郑景芸,夫人可以唤阿芸。”

元氏不漏痕迹的,上下打量了阿衡一番:“我前些日子,收到你家中的回信,你哥哥郑大人已在途中,不过几日,你们兄妹便可团聚。”

“谢谢夫人的挂念。”

“这倒不必,毕竟是远嫁到高家,作为一家之母,我还是要对郑家小姐,多些照顾。”

元氏收回落在阿衡身上的目光,看着高孝瓘:“你离家已有数年,去看看你的母亲,还有大哥和三哥吧。”元氏淡淡的说道:“他们若是知道,你要成亲了,定高兴的很。”

“是,母亲,那孝瓘,先行下去了。”

“去吧。”元氏对他们摆摆手,起身向内室走去。

“阿衡,我们走吧。”高孝瓘牵起阿衡的手,走出去。

“殿下,我们去哪,是去拜祭河间王和河南王么?”

高孝瓘却轻轻的摇了摇头:“不必,你在府中,好好休息一番,我出府一趟。”

“那殿下,早去早回,注意安全,阿衡在家里,等殿下回来。”

“你怎么不问问,孤去哪里?为何不在家中,陪着你?”

阿衡给他整理了胸前的衣襟:“殿下自有殿下的打算,只要殿下,能够毫发无伤的回到我的身边,阿衡便会在我们的家中,一直等着殿下回来。”

高孝瓘笑着说道:“你这话,孤以后可记住了,你可要一直在家里,等着孤回来,要是孤回来,看不到你,小心孤军法处置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