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岩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黑岩文学 > 鹤鹿同春 > 第121章 第 121 章

第121章 第 121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因各州府、县郡的官吏都出现了巨大缺口,导致许多政务停摆。

章麓尽可能的招募了一些有过功名的秀才、举人填补县令县丞之外的空缺,但县令县丞这些由吏部任命的主要位置,在吏部任命书还没下达之前,短时间内还是无法得到补充。

案头堆积的公文比人都高,就连一直恪守规矩绝不越界行事的章启,都不得不放下原则帮忙处理,但仍旧不够。

章启放下笔,活动了一下手腕:“这样下去不行,各世家开始联合商人扰乱市场,主要就是米粮价格,百姓无粮可买早晚要暴动。待那时,所有对淳王的感恩,都会转化为恨意,咱们谋划的一切都将功亏一篑。”

章麓揉了揉胀痛的眉心,她已经三天没有好好休息过了,撑不住了就小睡一个时辰,这三天加起来也不过睡了三个多时辰。整张脸都泛着蜡黄色,眼底下的乌青遮都遮不住。

章启虽然时常伏案写文书,但他从来没在一天之内写过这么多字,写得自己都快不认识它们了,他丢开手中的案卷,看向章麓:“淳王这种屠戮贪官的疯狂行为或许能震慑住地方官员一时,但震慑不住一辈子。再过两日,总有胆子大的想要挑衅于你,你毕竟只是个郡主,并无任免官员、处理政务的权利,到时候他们完全可以以此为理由,将你架空。”

“放心好了,那些商户掀不起风浪,我早就做好了准备。”章麓看了看日头:“这几日我一直在观星象,预计今明两日会一直下雨,只要卡好漕运和陆路的关口,不让粮食外流,我就能让他们的粮烂在仓里!”

“你想要用大同商号这两月收购的粮来跟他们对擂?可浪费如此多的粮草,陛下不会高兴的。”章启蹙眉道。

章麓叹息:“我明白,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作为弥补,姐夫奉州伯会向陛下提交一项针对旱田改良的政策,以及十万旦良种。这条政策能令北境土地贫瘠尚且能涨四成收成,在河南道推广的话,亩产至少翻一番。这样功过相抵,陛下和朝臣都没有理由再施加处罚。”

章启想了想,道:“这倒是,田产翻一番,这得造福多少百姓。就算朝臣真的要赏罚分明,罚是罚了,那么到时候如何赏你?你将来会是亲王妃,只赏金银怕是会寒了心,可不赏金银,你也无法再加官进爵,除非……福及亲族,可章氏一族已然封无可封了,只能落在淳王身上。”

“所以,他们定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郡主!”税务司主使刘叶快步而来,气喘吁吁道:“郡主,豫商联合起来抬粮价,现在已经涨到每旦六百文了!”

“六百文!他们怎么不去抢!”章启气急败坏的摔掉手中的毛笔:“范阳前年闹了雪灾的时候,粮商也只卖了二百八十文一旦,今年不荒不灾,河南道一年产粮比淮南和江南加起来都多,这些商人怎么敢叫价六百文!岂有此理!”

章麓倒是很平静,她问:“粮铺标的什么价?”

“七十文一斗,差不多相当于七百文一旦。”

章麓:“槽司的人怎么说?”

“他们也没办法,倒是新来的几个粮官很积极,也是他们跑遍了莱青郡和所辖县村所有的粮铺,最后没办法才找到我这边。”刘叶说到。

章麓笑了声:“这是仗着现在三州乱着,朝廷的重心在淳王身上,合起伙来欺负我了。连手抬高粮价,恶意扰乱行市,再鼓动百姓找官府,可官府乱成这样哪儿有精力去管,最后再在百姓中放谣言,说当初淳王并非为了申冤,而是为了排除异己,就算大多数人不信,但只一百个里有一个信,就足以将这个黑锅扣在淳王身上。事后朝廷就算要查,商会只要再塞给新上任的官员塞一笔银子,将他们也拉入自己的阵营里,这件事就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到时候,这漕运还是他们的,这三州的官场也还是黑的。”

刘叶惊讶于章麓的冷静与远见,他原先也对章麓将登州事物独揽的行为非常不看好,但如今,他反倒生出了些希望。

他拱手道:“郡主可有良策?”

“良策谈不上,诡策倒是有一条。”章麓道:“你去跟登州槽司的人说,让他们开仓放粮,一户限领一斗,每三日放一次。”

刘叶不解:“可各州的粮仓有限,因着德州雪灾,临近几个州都多交了二十万旦的粮食。如今各州粮仓应当只存有八十万旦,单登州共计四百多万户,一户一斗,就需要四十多万旦,也只够发两次的。”

“无妨,按我说得做,我就是要让这群商人觉得我已经穷途末路。”章麓撂下手中的文案,站起身对刘叶恭敬行礼:“刘大人,如今莱州刺史还在,莱州的政务还稳得住,青州一半的郡县都是淳王的封地,他的属官自会管理,但是登州等不了了,烦请刘大人看在登州四百多万户百姓的面子上,暂领登州刺史一职!我定会全力协助你,稳定州府内政。”

“不,郡主,您不能再动了,否则不单单是虞庆侯,你也必死无疑!”刘叶道:“虞庆军留在这里不要动,臣在接任税务司主使前,曾在吕洲做过十年的郡司马,登州还有一些熟识的老伙计,臣亲自请他们出山,定能稳定登州内务。”

当天下午,天就下起了雨,这场雨至子夜时分骤然变为暴雨,一直下了两天才堪堪停歇,但天空依旧阴沉沉的,不见半点阳光。

豫商商会内,几大世家派来的人聚在一起,他们手下的商人也都恭敬的垂首站在各自主子身侧,聆听这他们的讨论。

杨氏的人说:“虞庆军把守在各个关口,粮食根本运不出去,夏粮收得太多,不少都没放进仓,这两日的雨一下,全泡坏了,现在一旦七百文都不够我的损失!”

“虞庆军的人倒是不阻止百姓运粮出城,但每户也只能运一车,就算咱们的人都用上一天运一趟,也得花两个月才能把粮全运出去。这样下去,咱们的粮得全泡了!”霍封琏敲着桌子说到。

众人议论纷纷了一阵,见首位那人一直没说话,不禁渐渐止住话头,看向对方。

位于上首的霍封黔放下茶杯,道:“各位,登州每年的收成都会瞒报两成,然后各州的粮仓再挪一半出来,这剩下的还能有多少?待今日她再去粮仓瞧瞧,便知道她放不出第二次粮了,咱们再抬一波价格,直接一旦二两银,百姓们活不下去,吃不上饭,自然不会与他善罢甘休。到时候就算是有天大的恩情,也都不会有人记得了。”

众人面色带有犹豫,他们抬价是为了让章麓低头,重新夺回漕运的控制权,但也不想为引发百姓暴乱。若是再抬粮价,到时候民怨沸腾,章麓若是被逼急了,让虞庆军强行押着他们放粮,他们也没办法啊。

看出他们的犹豫,霍封黔敛下眸中冷光:“淳王这次回京不一定会死,但九成九要贬为庶民,毕竟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所以,各位,趁这个时候还是快些站队吧,跟着一个无实权的郡主,吃力不讨好,还会得罪世家。待新任命的官员下来了,谁知道是哪一派的?总归不会是章氏一脉,若是因为各位此时的退让,令新官心烦,那么各位的前途可就堪忧了。”

坐在屋顶上的章麓将瓦片放回去,拍了拍手上的灰尘。

晴放道:“还真让您料准了,这群墙头草!士农工商,人人都说商人是下九流,可他们这些士人却给商人点头哈腰,真是脸皮都不要了。”

章麓打了个哈欠:“老话说得好,有钱走遍天下,无钱寸步难行。况且他们哪里是向商人低头,他们是向商人背后的世家低头。毕竟,谁也不想自己的官路起点即终点。”

“那接下来该怎么办?”

章麓看着阴沉沉的天色,勾起一个残忍的笑容:“霍封黔的鱼饵已经放出去了,我们只需要等。”

这一等便是五日过去。

连着五日的阴雨连绵,世家囤积的粮食无一例外全部被水泡发了七成。他们日日巴望着施粥的粥棚断粮,然而令他们失望了,粥棚不仅没有断粮,反而为每一位百姓都发了一份驱寒的中药。

眼见着新安郡主的声望日渐高涨,原本还洋洋得意的世家们终于坐不住了。

只不过出乎豫商们预料的是,第一个屈膝服软的竟是霍封琏。

与往日的风光无限不同,此时的霍封黔已然一副病入膏肓的姿态。他坐在藤制轮椅上,腰腹之下的部位被一床厚重的毯子覆盖着,如今已然是七月的天气,他却丝毫感觉不到热。

霍封黔在税务司呆了一个下午,没人知道他们说了什么。

但在当天夜里,霍封黔就上吊自杀在了自己的家中,这件事就像蝗虫过境一样侵蚀掉了所有人最后的理智。

他们疯了一样跑到府衙门口,想要面见新安郡主,却全部遭拒。

新上任的官吏们逐渐习惯了没有县令和县丞的日子,朝廷的新政正有条不紊的推行着。大同商号趁虚而入,强势入主济南,并开设粮铺。前往府衙门前领米粮的人越来越少,大家也都分得了重新划分的土地,开启了新一轮的劳作。

直到没有人再来府衙门前领米粮,章麓终于收到了来自京城的消息,也知道是时候见见这些背靠世家的商户们了。

在圣旨到达的前一天,这些高高在上的豫商面色凝重的走进了府衙,最后一个个皆颓丧颤抖的离开。

章麓看着桌子上摞得比人都高的各类契约,疲惫的摆了摆手让晴野拿了下去。

“待明日圣旨一到,京城派来的人就会走马上任,以后的事就与我们无关了。”章麓对章启道:“三哥最好连夜从渡口离开,以防有些人吃饱了撑的,非要上赶着找麻烦。”

“我知道,你……你日后要多加小心。”想来想去,章启实在是不放心:“你独自回京太危险了,要不然,我让点一百兵丁互送你?”

章麓摇头,拒绝了他的好意:“陛下派你来一定顶着不少压力,我已经越界太多,不能让他再难做了。李鹤霖还被幽禁在淳王府,他现在如履薄冰,再经不起一丝风浪了。”

章启叹了口气:“他到底有什么好?做事只凭好恶,一点都没有大局观,最后还要你替他收拾烂摊子。”

章麓笑了笑,没说话。

章启从怀中取出一枚平安符,递给章麓:“这是你师兄还你的。”

看着那边缘磨损严重的平安结,章麓脸上的笑意微敛,她能从上面的痕迹看出来师兄有多频繁的将它拿出来摩挲。

这是他们拜师时,他们的大师姐陆媛,师父的亲生女儿送给他们的礼物,自从师兄那枚随着那场大火,与粮草,与陆媛一同被烧成灰飞后,他就强势的将章麓这枚平安结抢了过去,死活不愿意还给她。

如今将它还回来,其中含义不言而喻。

“他要放下了吗?”章麓问。

“人总要往前看,你送他的那对桃花络子,被他埋在了媛媛的墓碑下。”

微凉的风卷着紫薇花,洋洋洒洒的飘散在官道上,陆广川望着粉色的细小花瓣,仿佛看到了女儿曾经在紫薇树下,灿烂的笑颜。

章启:“今日是重阳节,去找他吧。”

夜晚的官道像一条平静无波的护城河,蜿蜒在树林之间,盘踞在重山之上。

在李鹤霖抵达京城,被幽禁在王府里的第四天,章麓一行终于一人一马踏上了回京的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