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岩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黑岩文学 > 从狼妖到麒麟公主 > 第50章 报之以琼瑶2

第50章 报之以琼瑶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长山?”

“对,他姓‘慕’,慕长山。”

牡丹认真思索后,答:“没听说过。”

“做官的人里有没有叫长山的?”

“这……在我知道名字的官员里,没有。不过京城有许多大小官员,我不知道,不一定没有。怎么,你找这个人?我帮你打听打听?”

青崖心情复杂地把名单递给小狼,“罢了,我不找他,就是随口问问。”

如果名医中没有长山的名字,只能说明他不在京城。青崖相信,就算长山投入太子门下做官,也一定会兼顾行医,她完全想不出长山放弃做大夫的情形,毕竟长山对医药那么痴迷。

青崖又问:“太子住在哪里?”

长山不在京城,哲远与裴浩总在的吧。

牡丹惊讶道:“你想找太子吗?”

牡丹不知青崖与长山、太子、裴浩等人的交情,倒不是红鸾不与她说,而是在信件中不便多说,万一信件弄丢,信中的秘密怕会泄露。此时面对面,屋里没有旁人,红鸾才将五年前的事简略给牡丹讲了一遍。

“原来如此,”牡丹道,“太子住在宫里,裴将军是太子近卫,也总在东宫。皇宫有禁军和术士的阵法守护,常人未经允许也不得进宫,你们就更不可能了,想见太子恐怕困难,不过你要是写一封信,我或许可以托人辗转送到他们那里。”

青崖一想送信一定要经过多人之手,便有些担忧,看向红鸾,问:“我可以写信吗?”

红鸾淡淡道:“你自己决定。”

这一路,姐姐给了自己最大限度的自由,面对这件事,青崖犹豫起来,想了又想,道:“还是算了,先不着急,我了解一下这里的情况再说吧……”

好不容易来到京城,仅有的那三个记得自己的旧朋友,一个也见不到。青崖情绪低落,回想五年前的邂逅,开始心不在焉,姐姐与牡丹聊天她都没注意听。过了好一会儿,小狼忽然提高声音讲话,她才回过神来。

“我不去舞楼!”小狼道,“芊芊说舞楼不能去,她不让我去,因为那里有陪酒的,还有陪……陪……那个的姑娘,我去了会……呃,清白不保!”

这一听就知是他重复芊芊说的话。

“嗯,你倒是个听话的好孩子,”牡丹轻笑,“不过,你们姐姐难道没告诉你?我的清妙坊可和芊芊说的舞楼不一样,我的姑娘们都是清清白白的,她们不仅不陪酒,连说话也不陪,只专心唱歌跳舞,客人们一下也不能碰,你想在那里失去清白都难。你让芊芊在京城随便一打听就知道了。”

***

第二日,小狼把牡丹写的京城名医的单子送给芊芊,也得到了去舞楼的允许,同姐姐们一起去清妙坊。

清妙坊所在的街道意外地有些安静,两边商铺大多贩卖乐器、华服、丝绸以及金玉珍宝之类的东西。青崖偶见一个书局,到里面随意问了几本精装书册的价格,吓得退了出来。

牡丹笑道:“京城的东西本就比外地昂贵,这条街上的物价更是价格离谱,你若想买什么,改日带你去西市逛逛,一样的东西在那里比在这里便宜许多。”

青崖感叹着点头。牡丹每年也送一箱书给她,若按照这个店铺里的价格,一箱书与一箱子金羽竟然价值相当。

整条街都是二层建筑,唯独清妙坊是三层小楼,位于一条街的中间,显得鹤立鸡群。

红鸾仰头凝望清妙坊的匾额,眼神有些恍惚,“许久没来过了。”

几人跟随牡丹,一进入清妙坊就听到一阵悠扬琴声。正是上午,客人不多,偶有人声也被琴音覆盖。环顾四周,只见画栋飞云,珠帘绣幕,环境华丽不失雅致。楼阁三面设座与雅间,一楼中央有一圆形高台。此时台面上有十几名舞女正在翩翩起舞,台面下环绕围坐着半圈奏乐的乐师。

牡丹带领她们走上二楼,在舞台侧面一包厢落座。包厢的大窗正好面对演艺台,若拉下纱质窗帘,就可以隔绝外界视线,却不隔绝声音,适合需要隐私或不看舞蹈只听奏乐的客人。

“正面是好位置,但太引人注目,这里正好,”牡丹道,“清妙坊从上午到宵禁之前,全天都有歌舞表演,这个雅间这个月就包给你们了,你们随时都可以来。”

小狼终于看到那些他认为稀奇古怪的衣服穿在身上是什么效果,不禁啧啧称奇。青崖自认比小狼有见识,实际上她的见识也大多是从别人口中、牡丹信中得来,此时看到美轮美奂的歌舞,和小狼一样大感新鲜,连看好几支舞,沉迷其中,忘了说话。

舞乐坊每日有固定曲目,循环表演,他们看完了一轮,到第二轮才能分出心思,边看边聊。

“怎么样,”青崖对小狼道,“你还说不来,差点错过了这么精彩的歌舞。”

小狼道:“可是芊芊说,其他舞楼十有八九都是她之前说的那样的,只有这处舞楼不同。”

青崖道:“那是,牡丹姐绝对不会让她手下的姑娘做皮肉生意。你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

他们两个为了看歌舞,是离开座位趴在包厢窗边的,青崖回头看了一眼,牡丹和红鸾正在包厢内侧饮茶叙旧,注意力并不在他们这边,就小声同小狼讲述起缘由。

“姐姐给我讲过,牡丹姐从小学舞,她深爱跳舞,在那种,就是芊芊说的那种舞楼里跳舞,一直坚持卖艺不卖身,十五岁时就在家乡当地成为著名花魁。

“可是那种舞楼里确实坏人很多,她十八岁的时候,所在舞楼的老板禁不住金钱诱惑,把她卖给了一个富商做妾。

“牡丹姐不想做妾,一心只想继续跳舞,可是她孤家寡人,斗不过舞楼老板和富商,被富商从舞楼买回家,强娶为妾。富商后来变心,对牡丹姐很不好,牡丹姐多次逃离都被抓了回去,直到二十岁,牡丹姐忍无可忍,在富商家点了一把火,要和他们全家同归于尽。

“红鸾姐那时候与牡丹姐同城,据说当时火势太猛,富商家的人几乎都被烧死,姐姐从火中救了几个人,牡丹姐就是其中之一。

“牡丹姐虽然活下来了,重获自由,可她脸上身上留下许多疤痕,再也不能做舞娘了。要不是当时有红鸾姐照看,她多半还是会寻短见。

“后来,在红鸾姐帮助下,她离开家乡,改名换姓,在京城开了这间舞楼,专门教人跳舞,而且定下舞楼规矩,不许任何客人骚扰跳舞的姑娘。

一开始规矩难以维持,虽然雇了许多打手做护卫,还是频频有人闹事。不过随着舞楼的名声传播开来,被人称赞这里有全京城最好的舞乐,连皇帝都为之吸引,召她们进宫表演。皇帝看后龙心大悦,牡丹趁机求皇恩庇护,皇帝于是亲自题字赐匾,声明要保护民间舞乐。清妙坊这才得以维持“清妙”。

后来作为献礼,清妙坊每年都选出技艺精湛者进宫指导宫中舞乐,进宫献艺的花魁,还曾有几名被留在宫里,成了皇帝的后宫之一。

小狼单纯道:“可是,这岂不是相当于每年都有一个女子被卖给皇帝?”

青崖道:“据说宫中富贵,有许多女子心甘情愿入宫侍奉皇帝。牡丹送去的,大多都是原本就憧憬进宫的女子。进宫的舞女地位升高,清妙坊的地位也随之变得不平凡,所以生意特别好,咱们红鸾姐才能每年收到那么多金羽。”

***

京城生活被牡丹安排得丰富精彩,芊芊那边也除了每日给父亲寻医看病,暂无其他事情。青崖渐渐松弛下来,心想多等一段时日,摸清京城情况,总能有机会与哲远裴浩见面。

这日,她又跟着牡丹带着去茶楼听书。

故事讲述一个人勤奋努力成为富商,富商的管家建议他修建一座比周围所有建筑都高的高楼,这样才可以彰显他的富贵。富商觉得有理,于是投入大量金钱修建高楼,并把修建高楼的事托付给管家去做,谁知管家别有居心,拿着修建高楼的钱吃喝玩乐,过了好几年楼没建成,管家把钱花得七七八八,最后管家不告而别,走的时候还偷空了富商的钱财。

“咦,奇怪,”青崖道,“我前几日听的也是这个故事,不过结局不同。上次那个故事是管家最终把高楼建成,富商威望大涨,变得更家大业大了,这次是楼没建成,钱被偷光。怎么同一个故事会有两个不同的结局?”

红鸾早听明白其中关窍,笑而不语,牡丹压低声音道:“故事里的管家说要建一座比周围建筑都高的高楼,你没有因此联想到什么事情吗?”

青崖一怔,恍然大悟。季师傅在路上曾提到,国师说建一座五层高楼,要比周围的建筑都高,就可以帮助皇帝修炼,早日得道成仙,皇帝当即应允,大兴土木,建造新楼。

比周围建筑都要高的高楼,那不正是国师建议皇帝修建的“修仙阁”吗?

牡丹见他就要惊呼出声,连忙提醒:“嘘,不可大声喧哗。”

青崖看了看四周,听故事的人中也有个别笑容暧昧,显然也是听懂了这故事另有所指。她也压低声音道:“所以那个管家就是国师吗?”

牡丹点头,“前几年管得严,上面的事民众都不敢讨论,一讨论就要被抓起来,最近几年突然变得宽松,可上面的事人们也不敢明目张胆地说,于是就换个角色编成故事,供人传讲。

青崖越发好奇那个会降雨的国师到底是什么角色,是不是五年前曾与自己交过手的白衣男子?如果是他,那么他当国师,想必是为了辅助哲远,好在将来取消《捉妖令》,可他为什么建议修建修仙阁?作为灵族应当更加明白,人没有办法吸收灵气,所以才无法像妖一样长寿,就算住在山上也没用,住在楼上能有什么不同?

连续好几天,青崖都到茶楼听书,就为了听人们编排的故事,结合牡丹讲述的国师事迹,很容易分辨哪些故事是在讲他。

国师无名无姓,只有一个称号:临渊仙长。据说连皇帝也这么叫他,他因为会降雨和炼丹而被皇帝器重。

在说书先生的故事里,有时他是从海上而来的神仙,是天降福泽于万民,因此能呼风唤雨,保证东来国年年丰收。

有时他是贪恋钱财的小人,诓骗皇帝修建高楼,最终将会消失无踪,让皇帝损失惨重,甚至江山不保。

有时他也被说成是一个妖,为了窃取皇帝运势自己修炼成仙,所以潜伏在皇帝身边。

讲故事的和听故事的对他褒贬不一,有的忌惮,有的鄙视,有的仰慕。从编排他的故事数量可知,无论如何,他都是京城中数一数二的风云人物。

关于他是妖的传说,倒让青崖想起一个疑点:水灵根的妖的确能够降雨,可牡丹说过,皇宫宫殿都有诛邪司术士设下的阵法结界,皇帝身边更有法力高深的术士保护,国师如果是妖,是怎样通过身份验证,常与皇帝接触,却不被术士发现的呢?

她把这个疑问提出,红鸾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不知这个会降雨的妖是怎样蒙蔽了术士。

青崖越来越想见国师一次,哪怕只是远远看一眼也好,因此,当看到国师的马车时十分兴奋。

那日牡丹带他们去京郊荷塘泛舟游玩,午后归来,照旧在城门口排队等着入城。

队伍照例分三列,最长的一列是平民队伍;最短的一列是达官贵人的队伍。

青崖坐在牡丹马车中,排在最短的队伍里,等了一炷香的时间才轮到他们进城。

门口的卫兵认得牡丹,每次不要求出示名牌,用鉴形墨查验也只装装样子。常人点了墨总需再等片刻,确认墨迹没有变色才能入城,有牡丹带着他们时,城门口的术士点了墨也不细看就允许他们入城。

这日同样,术士在赶车的季师傅手上点了墨,牡丹、青崖和红鸾也伸出手去接受检查时,负责检查的术士忽然停手放下所有东西,对牡丹道:“夫人稍等。”

马车里三人脸色皆紧张起来,以为术士发现了什么,牡丹探出头去看了一眼,松了口气道:“没事,原来他们是要迎国师的马车。”

青崖一听,激动地走出马车,与季师傅一起坐在赶车的位置,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观察后面一辆徐徐驶来的马车。

那辆马车前后都有带刀护卫和执拂尘与扇子的道童,马车车身上绘有祥云与白鹤。车队没有排任何一队,直接插在了牡丹的马车前面。

原来国师进城门根本不用排队。

领头的人对城门口的士兵出示了一个令牌,那队人就开始一一接受检查,过城门,往城中走。

凡是过往马车,在城门口必要打开马车接受检查。青崖占了一个好位置,虽然相隔有一段距离,但等术士揭开那辆黑色马车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