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岩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黑岩文学 > 时隙之间 > 第63章 往矣(一)

第63章 往矣(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的掌握尚不完全,但这一能力本身的强悍,完全足以确保两人在深山中的性命安全。

至于剩下四成,估摸就是因为他也不忍心扫这两个小孩子的兴了。

回首当年,谢在予恐怕也很难不承认,自己幼年时也干过不少类似的事情。

没过多久,他又特地给谢昭回弄来了几尊灵活的机关偃人,让偃人陪同他们一起进入山中,减少发生意外的风险。

谢昭回的寄雁铃,也是那时候谢在予给他的。

寄雁铃不受墟地和外界的空间限制,无论何时,也无论相隔再远,只要触发寄雁铃,它所联络的另一枚铜铃,都会在墟内或是墟外即刻响起。

谢在予特地嘱托两人,一旦碰上什么危险,一定要记得转动翡翠珠,摇响腕上的铜铃,告知他此刻两人所在的方位。

因为这件事,沈焉还被迫同谢昭回一起学习了寄雁铃上的密码暗语,以备万一。好在要表达位置,所需的常用字并不算多,百来个字已经绰绰有余。

也是那时,沈焉知道了寄雁铃的用处,以及它凭空响起时代表的重要性。

这件事发展到后来,倒是成了三人之间一个心照不宣的小秘密。

在那之后,谢在予每每回到院子里,便会兴致盎然地聆听两人这段时间来的发现。

甚至某一次,他还为谢昭回带回了墟外方便绘图的白纸和铅笔,让他将探索过的地方绘制成地图,留作纪念。

却是不料,在年仅十岁的时候,谢昭回居然当真将谢墟内部的暗道机关与宫殿构造尽数绘制,如此聪慧程度,即便谢在予早有预兆,也未曾料到他竟能做到如此地步。

话又说回来,那时候别有天赋的,并不只是谢昭回一人。

即便抛开那令人震骇的时停之力不看,沈焉在身体素质以及武学一道上,同样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

谢在予当时,为了能让沈焉能保留外姓留在墟中,可是好费了一通脑筋。

到最后,他索性将年仅九岁的沈焉收作自己的徒弟,让其以自己学生的名义,而非谢墟从墟外纳入的外系,留在墟地中。

谢在予在墟外待了七年,许多观念已经被外界同化,认为墟中过去的“师父”之称过于老派,又蕴含了“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老旧观念,并不符合他这七年来在墟外历练后形成的新的理念,故而只让沈焉让“老师”称呼自己,不必以墟中过去的“师父”相称。

在谢在予看来,既然已经将沈焉收作徒弟,对方又如此天赋过人,自然没有不教授的道理。

他的这一举动,当年在谢墟中,可谓是激起了轩然大波。

墟人皆对沈焉保留外姓而不改姓的行为议论纷纷,但谢在予从不曾改变过主意,而是不顾众议,将自己习得的谢墟武学,在此后数年里,尽数传授给了当时的沈焉。

记得在那时候,谢在予每每有空闲回到别院中,就常在院子里教授沈焉刀术。

与此同时,谢昭回往往就待在抬头便能望见庭院的厢房当中,修读偃术或星占方向的书籍。

从身份上来说,谢昭回毕竟贵为将来会继承玉韘的少墟主,即便暂时未住进“白鹿台”或是“金玉台”中,也不必和别的墟人混在一个大讲堂里。

就像墟外那些会专程请家教进行一对一教学的富豪家庭一样,他在墟内的课程自然也是独立的。每周他都会有专门制定的课程,那些从事不同方向的佼佼者来到别院中,当他的专属教师。

因而当初在别院中的日子里,两人便都是巳时寝卯时兴,在天明的昼时,谢昭回就在厢房里上课,沈焉则在院子里习武,如果谢在予在,就是他亲自上阵教,要是不在,则是跟偃人对练。

等到课业结束的下午时分,两人便会依循着谢昭回此前绘下的地图,前往那些尚未探索的地点,一点一点地将地图上的空白点补全。

及至墟中的宵时,两人便会同从外归来的谢在予一道用膳,在饭桌上聊一聊这一天来的经历,课业上的所获,还有在深山里或是在墟地外的发现。

那些后来的因果暂且不叙,至少在零二年到零六年的那段日子里,尚且年幼的他和谢昭回两人,生活在谢在予的庇护下,的确度过了一段称得上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然而好景不长,零六年时,谢昭回年满十一岁后不久,便搬离了原先所住的无名别院,正式以少墟主的身份,住进了谢墟本家大宅的正殿,“金玉台”当中。

同一年的夏礿礼上,谢在予迎娶当时岳墟的长女岳衡音,成婚后亦搬入别殿“青崖台”中居住,至于沈焉,则进入谢墟的武堂中就读。

自那之后,三个人各自的生活,就变得和从前截然不同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