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后,以黑瘦高个为首的那伙人果真没有再来找马小野的麻烦。
而其他人见这些原来欺负马小野欺负得最起劲的人都收敛了,想到其中必定是有什么端倪,也都不敢来招惹马小野了。
流言蜚语被日复一日的平静生活逐渐冲淡,随着几个月后马小野升上初中,他正式和那段被霸凌的黑暗日子说了再见。
在新的初中,同学们被重新洗牌,他不再是新来的转学生,站在和大家同样的起点,他更好地融入了班级生活,也认识了新的朋友,算是真正地融入了象盱镇的生活。
不仅在学校,也是在家里。
事实证明这个哥哥送来得并不算晚,他有了可以护着他的哥哥。
自上次那件事后,马小野心里其实已经对沈一屿产生了一些好感,但他面子薄,没对沈一屿说“谢谢”,也没对沈一屿表现出更多的亲昵。
只是借着今后要长期一起生活的幌子,让沈一屿教他手语。
他想用他的方式和他交流。
马小野的脑子其实很活络,只是不在功课上。
沈一屿每天晚上教他一点,只一个月的功夫他便可以和沈一屿进行日常的交流。
有些没学过的手语,他猜着意思也能把整句话大意拼凑出来。
日积月累的,他倒也真掌握了手语这项技能。
有他人在场的时候,还能帮沈一屿当当翻译,因着这个原因,沈一屿也主动找过他几次。
兄弟俩的关系就是这样拉近的。
后来,随着陈伶病情的不断恶化和马小野初中的学业加重,陈伶无法再为马小野辅导功课。
沈一屿看在眼里,自然而然地接过了这项担子。
他会花更多的功夫尽可能将推理步骤写得更详尽,也会用手语、笔记等变换着方式,让马小野更好的理解。
【哥,我想考进班级前十,让妈为我骄傲一回,你能帮帮我么?】
马小野惯常用一脸的无谓掩饰自己的内心,这一次他神情严肃,沈一屿知道他是认真的,他是真的很想很想让陈伶为他骄傲一回。
所以,他会竭尽所能帮他。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不仅会为马小野讲解错题,还会给他布置作业以外的习题。
他以前落下的太多了,只能比常人花更多更多的努力去弥补。
他写题,他就在旁边看着书陪他;他熬夜他也陪着他熬。
马小野一个人的心愿变成了两个人的目标。
马小野也从沈一屿对他的辅导中也认识到了那些邻居对沈一屿的褒奖不是吹嘘,沈一屿的学习是真的很好。
他问的所有问题他都能答上来,他看完题目很快就能产生思路,从他的草稿中也能看出他做题习惯规范、推理过程严谨,加上他那一手好字,完全符合他对优等生的所有认知。
还有沈一屿给他推荐的习题册、从中勾选的习题也都很有针对性,对他查缺补漏有很大的帮助。
马小野的成绩也在沈一屿的帮助下渐渐地有了起色。
但天总不遂人愿,在他尚未达到对自己立下的标准之时,陈伶就先行离开了。
他说过他会考进班级前十,陈伶答应他到时会给他买个大蛋糕庆祝。
而他最终没能跑过死神,也没能尝到那块一定很甜很甜的大蛋糕。
他自暴自弃过,觉得一切的努力都没了意义。
但沈一屿依旧陪着他,告诉他书从来不是为了别人而读,所有的努力也不是一定要有个结果。
他努力的过程陈伶全都看在眼里,而这就已经让她足够骄傲。
后来的后来,他考过班级前十也考过班级第一。
他相信□□的消散并不是终点,陈伶一定还陪着他,在某个地方看着他,为他骄傲。
但他最终还是没有把书读完。
他考入过象盱镇最好的高中,像是和初中一下脱了节,这里的课业压力更大,周围所有人都为了考出这个小镇拼了命地学习。
他见过柜子里摆满各种保健品吃药如吃饭的,也见过发烧到40度考试中途晕倒被救护车接走的;听说过月考前有人连续坚持通宵一周备考的,也听说过最后有坚持不下去跳楼的。
在那个学校里,人人都不再是同学朋友,而是变成了一个个头顶着分数的竞争者。
马小野本想带着沈一屿那份希望考出小镇的,可希望却在日复一日的煎熬中熬成了负担。
马小野说过自己不是读书的那块料,对于学习也谈不上喜欢。以前学习是为了让陈伶骄傲,后来学习是为了不让沈一屿失望。
他听进去了沈一屿的话,知道书该为自己而读,但他也听进去了他的另一句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
他尝试过也努力过,并不是不负责任地想要逃避。
只是他试过之后知道了,这条也不是他的路。
他也挣扎过,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认同。
沈一屿当初放弃单招,陈奶奶也跟他置过气,邻居也为他惋惜。
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更需要勇气。
他内心纠结许久,还是决定跟沈一屿坦白。
【哥,我不想读书了】
【为什么?】沈一屿没有立即反对,而是寻问他原因。
【我还是不适合读书,我想去找找自己喜欢的事】
这一次,马小野依旧认真,坚定的眼神迎着沈一屿没有逃避。
【确定想好了吗?】
马小野点点头。
沈一屿沉默良久,叹了口气:【如果你确定能为自己负责,那就去做吧】
他转身走出了房间。
他到底算不算个好哥哥?他这个榜样做的,马小野好像确实渐渐和自己相似了,但是这小子不仅学了好的,也学了坏的。
算了,他终究不该用自己的期待束缚住他。
马小野在高二那年办了退学。
其实他对沈一屿一直愧疚,觉得自己辜负了他的期望。沈一屿留在象盱镇有一部分是自己的原因,所以他比谁都希望沈一屿能过得好,他不希望因为自己拖累了沈一屿。
后来,沈一屿有什么需要他帮忙的他也尽量去帮。
“静海”有了起色他也很高兴,因为他知道沈一屿没有被自己拖累,也知道了沈一屿当初选择的路是什么。
他也希望沈一屿越来越好,不希望看见那个从前被邻居们褒奖的沈一屿自高考那个节点后就此消失,他本就是个很优秀的人,只是一时蒙尘,他希望他的优秀能再度被人看见,被越来越多的人看见。
夜色降临,“静海”于晚间时段以清吧的形式再度开放营业。
早在一周前,他们就在门口张贴告示,预告了这一营业模式的转变。
毕竟是第一天试营业,本没有排班的林霁晓也选择留了下来帮忙,其实更多的是好奇营业情况。
好在情况比她预想得还好得多。
清吧在象盱镇不常见,一些图新鲜的人得了消息过来凑凑热闹。刚开业,倒也有了几桌客人。
二楼的布局改变后,投影仪放下播放着林霁晓精挑细选的一部外国浪漫电影,伴着流淌的慢节奏抒情轻音乐和昏暗的灯光,别具一股浪漫的氛围。
每一张桌子中央上方都有一顶打着微弱暖色光的吊灯,客人们三三两两入座点上几杯酒,轻声漫谈着。
没多久,马小野的朋友们也来了,五六个人结着伙,刚走到门口就听见一阵吵吵声。
马小野闻声小跑着迎了上去,手指放在嘴上,压着声:“嘘!小声点!这么优雅的地方,别整得那么粗俗!”
哥几个立刻表示了解,点了点头,没出声比了个“OK”的手势。
他们排成一路长队,由马小野领着去了二楼的室外,室外的布局倒是没怎么变,每桌上只多了一盏用来照明的小灯,透过透明玻璃也能看见投影的电影,但更多的人选择看海。
他们将两张桌子拼到一起坐下,二楼室外只有他们一桌客人,这会儿也更方便敞开点声音说话,但也保持着不会吵到其他客人的音量。
“小野,你哥挺行啊,当时我们所有人都说他这书咖没一年肯定撑不下去,没想到不仅开到了现在,还丰富了业务,爆改酒吧啊!”
马小野接过轮了一圈点单的手机,说好了今晚他买单,他手指轻点下单道:“别这么没见识,什么酒吧,这叫‘清吧’!”
他头朝室内一扬:“没瞧出来么?走文艺范儿的!”
刚才说话的男生接着说:“行行行,‘清吧’!屿哥这大城市真是没白去哈,之前那‘书咖’和‘咖啡店’我改口就改半年,这回又搞了个‘静吧’。”
“清吧!”马小野纠正道。
“行行行,你说是什么‘吧’就是什么‘吧’!”
几人谈笑间,酒水被端上来。
哥几个尝新鲜,看到名字有意思的酒就点,每个人也不止点一种,一杯酒哪够喝的呀。
沈一屿做不过来,让林霁晓先把做好的一部分端了上来。
几人以前因为马小野的原因多多少少也来过几次“静海”,也和沈一屿打过交道。
可林霁晓对他们来说却是一张生面孔,还是女生。
几人好奇地打量着,有人出声问道:“小野,这是新来的店员吗?”
另一个人马上否认道:“不是吧,我之前找工作就想让屿哥收留我来着,人家说不缺人。”
“哎,说不定人屿哥只是不想要你,找的借口罢了。”
“不能吧,屿哥不能是这种人吧。”
林霁晓听了心里有几分尴尬,她当初确实是因为沈一屿说“需要人帮忙”而来的,但是听那个男生那么说,她也不好就这样告诉他。
马小野也一时不知该怎么接话。
几人面面相觑,就在气氛即将陷入沉默之际,突然蹦出个大聪明,用全场都能听见的音量大声喊道:“哦!我知道了!你是老板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