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日子过得平静,平静得让顾岚偶尔有种错觉——她们一家三口很和谐。
早上,顾妈妈做好早餐,一家人吃完饭,顾妈妈去面包店,顾爸爸出门看店面,顾岚在家做自己的事。中午,顾岚去店里找妈妈吃饭。下午在公园转转或找同学玩。晚上一家人回家,爸妈下厨,顾岚摆碗筷。
餐桌上,爸妈会聊聊各自的事,也试探着问顾岚工作怎么样,适应吗?顾岚憋了一肚子想分享的敢于工作的种种,话到嘴边却不知如何开口。兴奋不是,冷漠也不是,气氛总有些生疏。于是,餐桌又陷入沉默。
这天,顾岚吃完饭回到房间,看到宋素素的未接视频。
她在沙发上坐下,给宋素素拨了回去,宋素素很快接了视频,一看到顾岚,立刻传来尖叫:
“嗳,好你个顾岚,你放假了也不告诉我一声?”
“我回老家了,没去省城。”顾岚解释。
“那才多远!你过完年来找我吧!我们都多久没见了?”视频里宋素素噘着嘴埋怨。
自从十月两人从江城回来后,顾岚的工作忙得很,加上周末都和周一乐腻在一起,确实冷落了宋素素。她赶紧答应:“行行行,过了初三我去找你。”
“说定了!你这大忙人,喊几次都不出来,我还以为你有新欢了?”宋素素眼里冒出周一乐的影子,觉得那体育生和顾岚也不太像一路人。
顾岚说:“谁能替代你啊?”
“哼,那可说不准。上次那个京城丫头,还请我们吃饭呢。”宋素素追问。
“那是我同事,碰巧在附近,礼貌请顿饭,我还得回请呢。”顾岚磕巴着解释。
宋素素神经大条,没深究:“好吧。那你来找我多住几天!我爸妈年后出去玩,家里就我一人,你来陪我。”
“行,我跟家里说声。”顾岚答应。两人又聊了会儿才挂。
临近年关,顾妈妈关了面包店,顾爸爸的店面也看好了,只待年后启动。一家人开始置办年货。
小城的年味一天浓过一天。
顾岚跟着妈妈挤在熙熙攘攘的年货市场,空气里弥漫着炒货的焦香、腊味的咸鲜和糖果的甜腻。妈妈熟门熟路地挑着干货、糖果,跟相熟的摊主寒暄,顾岚则负责拎着越来越沉的袋子。顾爸爸则一头扎进了春联、灯笼的摊位,认真比对着样式。偶尔,顾岚看着爸妈专注挑选的背影,听着周围热闹的讨价还价声,那种“一家三口很和谐”的错觉又会悄然浮现。
年三十,全家在餐馆吃团圆饭。
顾岚的爷爷这边三个孩子:顾爸爸、大伯父、远在外地的姑姑。大伯父一家、堂哥堂姐(堂姐已婚带四岁儿子)都到了。
顾岚和爸妈到后,跟爷爷奶奶、大伯父伯母打完招呼,顾岚坐到了堂姐旁边。堂姐让孩子喊“姑姑”,小孩怯生生叫了一声。顾岚摸摸他的头,问:“姐夫没来?”
堂姐没好气:“忙,回不来,不管他。”
堂姐是在顾岚上大学时结的婚,姐夫长得周正帅气,个子高,看着也一表人才。但大伯父死活看不上这个女婿,说姐夫肚子里没墨水,只会做点小生意,而堂姐是那个年代的大学生,家里人觉得两人不匹配。但堂姐偏不听,就是喜欢,就要嫁,伯父伯母拗不过,留了狠话,将来日子有问题,你自己负责,堂姐应下,接着高高兴兴进入婚姻了。
几年过去,堂姐自己带着孩子回老家,姐夫人却在不知天南地北哪里做买卖,这年少的坚持经年过去也是千疮百孔。
惆怅间,堂姐问:“岚岚,想什么呢?”
顾岚回过神:“我在想什么时候开饭。”
堂姐打趣:“还是你馋!”大家笑起来。
菜上齐,爷爷简单说了两句,聚餐便开始了。
顾岚边吃边观察者每个人的动态,爷爷给奶奶夹了一块软烂的排骨,奶奶嘴上嫌弃,皱纹里都是笑;伯父和爸爸碰杯,聊着年后顾爸爸回老家做生意的事;伯母和妈妈聊邻里趣事,时不时看向在座的小辈们;新婚的堂哥嫂挨得很近,嫂子低头剥虾,堂哥会顺手替她捋开眼前垂落的头发;堂姐专注的喂孩子,眼角眉梢都是慈爱。顾岚安静吃着,享受这份属于家庭的温馨。
突然,“砰”一声,窗外绽开紫金色的烟花,层层叠叠如巨大的花朵,碎钻般的光点像倒悬的银河。
堂哥嫂牵着手率先跑出去。堂姐抱起孩子,拉住顾岚手腕:“走!看烟花去!”
每个人都抬头望着烟花盛开的方向,眼里映着光。
回到座位,顾岚看到几条微信:
第一条是周一乐的发来的:“顾岚,这一年认识你,是我最开心的事情。祝你新年快乐,祝我们好好地!”
配图是周一乐对着镜头嘟嘴的照片。
第二条是郑甜发的:“岚姐姐,新年快乐!祝你一路生花!”
紧接着还有一条:“喂,你都不祝福我,哼!”
第三条是宋素素发的:“我的岚岚,新年快乐啊,你什么时候来找我玩啊,好无聊啊。”
第四条是赵楠发的:“祝我的岚岚新年快乐,工作顺顺利利,健康快乐。”
顾岚笑着逐一回复。
又看到一条好友申请:“我是陆谦远”。
顾岚疑惑的点了通过,虽说单位给发了工作手机,可她的微信是用个人手机号注册的,同事们知道的少,陆谦远又是怎么知道的。
对方发来:“顾岚你好,我是陆谦远”。
“新年快乐。”顾岚回复。
“新年快乐!”陆谦远回道。顾岚回了个微笑表情。
“顾岚。”爷爷的声音传来。
“爷爷,我在。”顾岚放下手机。
“你在京城做什么工作?也不见你和我们说说”
“哦,我在京城一家事业单位做助理,工作挺好的,先干着。”顾岚说。
“听说不是正式编制?”大伯母插话,“不过京城编制是难考。但总得有个编制才稳当。”
顾岚笑笑:“嗯,是难考。”
“那你打算一直在外面?不回来了?”爷爷问。
这问题一直是禁区,顾岚没提,爸妈也没提。顾爸爸顾妈妈知道女儿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已经不能再替她做什么决定,虽然顾爸爸选择回老家发展,也是希望一家人在一起,但此刻顾岚在外,他也实在不知如何开头让女儿回家
听到爷爷问,爸妈也看向顾岚,他们也想知道答案。
顾岚低头想了想:“爷爷,我暂时没想那么远,先工作,以后有机会再看。”
奶奶开口了:“岚岚,外面再好,一家人在一起才是家啊。”她指着堂姐,“你看你姐姐,早早结婚有孩子,多好。女孩子,得以家庭为重。”
这话顾岚听不得。她从小独立,认为人得先自立在谈其他。再说堂姐现在自己带孩子过年,顾妈妈长期和顾爸爸异地,难道就是“以家为重”的好结果?
她没好气地说:“奶奶,我年纪还小,只想先好好工作。其他的随缘。”
爷爷有点急,语气带了斥责:“顾岚,你不小了!过完年23岁了!你爸在你这个岁数,你都能跑了!我们是为你好!”
顾岚想顶嘴,但面对爷爷奶奶,还是忍住了。
爷爷奶奶那几句“为你好”的质问像冷水泼下,饭桌上原本还算热闹的气氛瞬间凝滞了。空气里只剩下碗筷偶尔相碰的轻响,显得格外刺耳。
顾岚只觉得一股闷气堵在胸口,不上不下,筷子尖无意识地戳着碗底所剩无几的几粒米饭。她知道爷爷奶奶是关心,可这种不容分说、直接否定她选择的“关心”,像无形的藤蔓缠上来,勒得她心里发紧。她低头盯着碗里,不敢看桌上任何人的表情,生怕泄露了眼底的那点委屈和不忿。
大人总用“为你好”的话拉一次次打破你的边界。
一直沉默的堂哥开口了:“爷爷奶奶,时代不一样了。女孩子没什么‘必须做什么’的道理。顾岚聪明,在京城有好工作,我们该替她高兴。她喜欢就好!”说完他的目光掠过顾岚,给了她一个稍显笨拙的安慰眼神。
堂哥的话音在安静的餐桌上响起,很快吸引了在座所有人的目光。
爷爷举着筷子的手停在半空,脸上的愠怒凝固了,似乎没料到这个一贯懂事的孙子会反驳自己。奶奶张了张嘴,看看堂哥,又看看顾岚,最终没说话。大伯父和大伯母交换了一个复杂的眼神,大伯母轻轻拽了下丈夫的袖子。堂嫂也似乎也没有预想到堂哥会突然发话,正侧目看着他。顾爸爸和顾妈妈则明显松了口气,目光在女儿和老人之间小心地逡巡。
堂哥一向是大人眼里的乖孩子,今天突然站出来说话,让顾岚也感到惊讶,感觉他一下子成了能在餐桌上表达观点的大人。
顾爸爸赶紧起来打圆场,举着酒杯:“爸,妈,大过年的,孩子的事让他们自己操心吧。我明年回来了,多陪陪你们。来,我们举杯,迎接蛇年!”
爷爷盯着儿子举在半空的酒杯,眼角的皱纹动了动,神色似乎缓和了些。
其他人也纷纷应声举杯。
在爆竹声里,2013癸巳蛇年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