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岩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黑岩文学 > 雪域生死局:兆始 > 第10章 前往卡玛寺

第10章 前往卡玛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晚上睡觉之前赵磊还在我耳边嘀咕:“说得有鼻子有眼的,把格萨尔都搬出来了。世界上要是真有能让人迅速成佛的方法,岂不是人人都能成佛了?小姜哥,你信吗?”

我寻思他是故事听得少了。在藏地多跑几个庙,少说能听到十几个版本的“成佛”故事。

拘在屋里听了一晚上闲扯,我实在累了,没有多余的精力应付他的问题,就回了句:“明早还要赶路,你也赶紧睡吧。”然后拉上眼罩开始睡觉。

第二天早上七点半,我就被贡却顿珠摇醒了。

他指了指窗外,我伸头过去看,此时外头的天空还黑沉沉的,风“呜呜”地叫唤。

怪异的风声让我顿感不妙,出门一看,屋前屋后都被白雪覆盖,目光能及处,皆是白茫茫一片。

后半夜竟下了场雪。

我蹲下身摸了摸雪的状态和厚度。

还好,雪只是蓬松地覆盖在土地上。估计等到太阳出来以后,温度上升,地面上这点雪很快就会化掉。

吃过早饭,我们就开始出发前往卡玛寺。

三名大学生在达瓦的软磨硬泡之下,最终还是租了三头牦牛用来驮帐篷等装备。

我和贡却顿珠一声不吭,背起自己的行李就走,没给他推销的机会。

在高原上,牦牛无论是体力还是耐力,都足以完爆从平原地区上来的人类。

最开始,三名大学生还像郊游一样,跟老辊凑一块又是拍照又是说笑的。

结果走出去不到三公里,他们就喘得跟上坡驴似的,俩鼻子眼只剩出气的份,落在牦牛屁股后头慢腾腾地走。

等大学生好不容易把气喘匀了,老辊又累趴下了。我们不得不腾出一头牦牛用于驮老辊。

至于牦牛上的行李,我、贡却顿珠和达瓦默契地一人背走一部分。那三个大学生肯定是指望不上,他们能够照顾好自己就不错了。要是连这仨都歇菜了,租来的牦牛都不够分的!

等我们快到卡玛寺门口的时候,每头牦牛背上都驮着一个半死不活的人,而达瓦身上驮着赵磊。我则与贡却顿珠一块,背负着所有人的行李,俨然成为了两头人形牦牛。

出门在外,有的钱该让人家赚的,千万别犟。

万幸在达瓦也支撑不住之前,在庙门口扫雪的年轻喇嘛注意到了我们。

达瓦深吸一口气,对着那喇嘛大声喊道:“喂,阿布多吉!快过来帮个忙!”

阿布多吉把扫把一丢,过来帮着达瓦抬人。

达瓦问阿布多吉:“你们庙里的堪布呢?”

阿布多吉说:“仁波切一早就醒来了,现在在庙里等你。”

我心说这庙里的喇嘛文化水平挺不错啊,汉语都没啥口音,就对阿布多吉说:“你汉语说得挺流利的。”

阿布多吉说:“多谢夸奖,我是四川人,在这出家修行。”

我暗暗称奇,说道:“你这家可出得够远的。”

阿布多吉嘿嘿笑道:“每个人的归处是不一样的嘛。”

赵磊闻言,用缺氧的脑子思考了一下,感叹道:“这话听起来怪有哲学意义的。”

阿布多吉只是笑,不再多说关于自己的事情。在他的帮助下,我们终于连人带牛进入了卡玛寺。

若是只看外观,卡玛寺和西藏其他的寺庙并无太多区别。就是基础的三件套:金顶、红檐、白墙,窗框被涂成黑色,用于遮阳。寺庙主体也是阿里地区常见的建筑风格,四四方方的主大殿,上面支棱出金灿灿的屋顶,围绕着主大殿边上是一圈转经筒。

路过的时候,阿布多吉还特意问我们是否需要转经。

我指着靠在他背上大喘气的赵磊,说道:“我们现在有四条他这样喘不上气的咸鱼,劳驾先把他们扔到房里。”

阿布多吉指着面前的小土楼说:“那就是僧舍。”

虽然卡玛寺地理位置偏远,僧舍却出乎意料的现代化。不但有电灯、冰箱,甚至有洗衣机。可我观察了半天都没看到水管在哪里。

阿布多吉告诉我,他们庙里没接自来水管,要用水的话可以去庙后面的温泉里打水。温泉水是淡水,可以直接喝。

他把我们安置在客房里,只说自己去请堪布,就退了出去。

我透过客房的窗户往院子里看,里面连只鸟都没有。除了能看到经幡随风飘动,便再无其他。

我活动了一下筋骨,并没有感觉到自己心脏有任何不适。

这不符合常理啊。按说人在四千六百米以上的海拔活动时,心肺受到的压力是很大的。我身体素质什么时候这么牛逼过?总不能是我睡一晚上就适应了高原缺氧的环境吧?

我一边想着,掏出来手机一查海拔,发现当下的位置才三千八百多米。

怪不得我能代替牦牛扛那么远的行李,搞了半天是因为海拔一直在下降。

如此看来,我们现在应该是处于一个山谷之中。

我走到院子里,三百六十度环视一周,发现院子后面有一座堪堪能从寺庙的二层小楼后面冒出尖的小山包。

如此看来,这座小山包的相对高度应该也就几十米……我正想着,肩膀却突然被人从后边拍了一下。我下意识握住那只手,回身反手就要拧。

“诶诶诶!是我!”老辊大喊,“松开松开!疼啊!”

我甩开老辊的手,松了口气。

“吓我一跳,”我问老辊,“有事么?”

老辊嘿嘿笑道:“你小子,难不成还以为是有女妖精要勾搭你?”

见我懒得搭理他,老辊也不恼,他拍拍我的肩膀说道:“快进去吧,活佛来了,总不好意思让他老人家等你一个人吧!”

我跟着老辊往回走,一撩帘就看到一个身穿红色袈裟的大喇嘛坐在屋子里的主座上。阿布多吉站在侧边正给他倒酥油茶。

这大喇嘛长得黑瘦,脸上沟壑纵横,很明显是烈日与大风交互作用在他脸上留下的印记。如果只看脸的话,他看起来大概有六十几岁。但从他露在堆嘎外面结实的胳膊来看,我想以他目前的筋骨状态,也就是四十多不到五十的年龄。

“所有的人都在这里了吧?”大喇嘛用藏语问阿布多吉。他的声音很洪亮,中气十足。

阿布多吉回答道:“到外面去的人已经回来了。都到齐了。”

大喇嘛点点头。

阿布多吉对老辊说:“仁波切的意思是,人到齐就可以开始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