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四年(199年)
孙权跟着兄长和周瑜走进皖城,几个月的战斗后,皖城已经被攻破,城墙上挂上了孙氏的大旗,袁术本人在六月死于距离寿春八十里外的江亭,其部曲带着他的棺材和妻子孩子投奔现任庐江太守刘勋(1)。
自几年前的那次对抗孙策的战役后,庐江第二次面对他,并且再一次被其强硬的手段攻下。
“对了,仲谋,你不是说,看上的女孩子和别人成亲了吗?”孙策头也不回地说。
“是。”
“那兄长给你做个主,袁术的女儿归你了(5)。”
孙策的语气就像是在分配战利品一般,孙权早已习以为常,不久前,他也是这样决定了乔国公的女儿们的归属。
“谢谢兄长。”
“另一件事情。”孙策一边盯着士兵押送袁术的家眷,一边说,“你还记得阿琼吗?”
“记得,她不是嫁给阿尚,和陆家联姻了吗?”
“对,她丈夫去年年底去世,她带着他们的女儿回娘家了。”
“兄长这是何意?”
“之后我们要攻打江夏,打黄祖,她父亲是我们江东的重要将领。”孙策说,“我想要你纳她,巩固我们与他们的关系。”
“兄长为何不自己纳?”
孙策终于看了一眼孙权,笑了好一会儿,然后才拍拍他的肩膀,道:“我家夫人可不喜欢我娶这么多妾室回去,乔姑娘就够她发牢骚了,何况还带个小孩子。阿启脾气好,又喜欢小孩子,她不会介意的。”
“你这么一说,我家那位也要发牢骚了。”
周瑜一想起自己那位15岁就娶回家的发妻,头就有些疼。作为大户人家的孩子,正室永远都是由家族长辈选择的联姻对象,这点他与孙策一样。不过相对于孙策的正室已经生了三个孩子来说(2),周瑜没有那么有活力,目前只有一个名为周循的长子(3)。
“还是母亲给仲谋选的好。”
孙权只能笑笑,不知道该如何做出反应,他亲爱的兄长似乎觉得给他足够多的妾室,就能补偿他的失意,瞬间就决定他的后宫塞了两个妾室。
说起来,当初孙权确实调侃过,朝旭与族弟陆议结婚的荒谬程度,不亚于他娶徐琼。现在看来真是一语成谶。
那两位俊美的兄长的话题顺着这个事情往下说,又不知道是从哪一段话开始绕到了现在。
“......接下去有什么打算?”
“一鼓作气去打黄祖,如何?”孙策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有公瑾在,你我联手,绝对能乘胜追击,一举夺魁。”
“正合我意。”
“哈哈哈。”孙策用力拍拍亲如兄弟的朋友的肩膀,之后又用声音唤醒在看着地面发呆的孙权,“你要是不想先去看看我给你选的夫人,就跟我们去议事区,以后那些人都会是你的部下(4)。”
“兄长可别这么说,我和兄长比起来差得远了。”
孙策大笑着,将手放在孙权的肩上,带着他一起走向议事区。所谓议事区,其实就是个临时整理出来的空地。吕范、程普、韩当、黄盖等人都在此等候(5)。
几人到达时,袁术的家眷们刚好被清点完毕,其中有一个年龄比孙权小一些、长相漂亮的少女,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但什么也没来得及说,就被推到了另一边。
“那个就是袁术的女儿?我听说她品行都很好,怎么和个小野马一样?”
“将军刚追杀完人家,还绑了他们所有人,脸色能好看吗?”其中一人说,“没事,娶回家几天就好了。”
“刚才她还小声地诅咒将军家,落到她手上的孩子都活不长(6),都是些倔脾气,她自己生出来就不会有这种想法了。”
“那还得仲谋多加努力。”
“......兄长说笑了。”
其实孙权依然满脑子都是朝旭,对其他人没有一点的兴趣,不过如果只要放在后宫,就能成就孙家的大业,那就放着吧,也不差那几口饭吃。
“孙将军,接下来什么计划?”
“打黄祖,替我父亲报仇。到时候还有劳各位了。”
......
将袁术的家眷们送走之前,孙权去看了一眼那个要被放入自己后宫的女孩子。
“你叫什么?”
“你管我叫什么!”
“不想说就算了,我听说你诅咒孙家,落到你手上的孩子都不长命?”
“何止,我最好你们全家都不长命,不对,我最好只有你长命!”她恶狠狠地瞪着他,“我最好你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家人、朋友、孩子,所有人一个一个离你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