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岩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黑岩文学 > 医见未来 > 第60章 未来的回响(大结局)

第60章 未来的回响(大结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HIT-D系统和《体质日记》出版后的影响力,不仅在国内持续发酵,也吸引了国际个体化医学联盟的关注。

顾然收到一封正式邀请——

邀请您作为特邀嘉宾,参加未来医学趋势全球峰会,并作主题演讲:《个体化医学中的文化基因与数字体质管理》。

“文化基因?”李思源看着邀请函,惊讶地念出这个词,“这是全球医学大会第一次把‘文化’作为医学趋势的一部分吧?”

“HIT-D不仅仅是个体化医学的项目,它本身就是一次东西方医学文化的碰撞和融合,”顾然合上邀请函,目光淡定而笃定,“这场峰会,我们必须去。”

苏静站在一旁,笑着问:“所以,我也算随行团队的一员吗?”

“不仅是随行,还是核心成员。”顾然笑看她,“没有你,就没有HIT-D的文化灵魂。”

出发前,顾然和苏静特意回到和衡堂,和秦老、程向阳、梁远清,以及李思源,围坐在长桌旁,开了一场特别的“项目总结会”。

桌上摆着秦老珍藏的手写医案,旁边是HIT-D系统实时运行的界面。

“从这里走出去的东西,要记得它的根,”秦老端起茶杯,语重心长,“无论到哪里,记住,你们带出去的,不只是一个系统,而是我们的医学文化。”

“文化不是宣传出来的,是用真实的数据和真实的疗效让大家看到的,”程向阳补充,“HIT-D做的,不只是连接数据,更是连接文化信任。”

“西医的逻辑,”梁远清推了推眼镜,“是用证据说服世界;中医的逻辑,是用体验和传承滋养世界。你们的工作,是把这两条路,汇成一条。”

苏静认真点头:“我们一定会把这里的故事,带到世界舞台上去。”

顾然抬头看向众人:“我们一起走的这条路,才刚刚开始。”

峰会当天,顾然和苏静并肩站在讲台上,身后屏幕上不是复杂的医学图谱,而是一张张真实患者的体质曲线,以及他们生活事件的真实记录。

“这是王大爷的体质曲线,”顾然指着屏幕,“从他第一次记录,到现在两年过去,他的体质从气虚夹湿逐渐恢复到气阴平和,这不是药物单独的作用,而是生活方式、情绪调整和药物精准匹配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不是单一的医学模式,而是个体化医学和文化自我认知的结合。”苏静补充。

她走到台前:“中医说‘上工治未病’,西医讲‘精准医学’,但它们的目标从来没有冲突——都是为了让每个人,看见最真实的自己。”

“文化不是障碍,是资源;”

“医学不是工具,是桥梁;”

“而体质管理,就是那个连接身体、生活、文化、信任的节点。”

掌声雷动,全球医学界第一次真正看到——

个体化医学,除了分子基因层面的精准,还有文化基因层面的自我觉醒。

峰会结束后,顾然和苏静站在日内瓦的湖边,远处雪山清晰可见。

苏静抱着暖暖的咖啡杯,轻声问:“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去和衡堂吗?”

“记得,”顾然笑,“那时候我还觉得中医挺神秘的。”

“现在呢?”

顾然低头看她,声音很轻:“现在,我觉得你比中医更神秘。”

苏静笑着推了他一下:“你就贫吧。”

顾然掏出手机,打开自己的体质档案,输入了一条新的个人记录——

“体质平和,情绪安稳,身边重要因素:苏静。”

苏静看着他的屏幕,低声道:“你这体质档案里,越来越多和医学无关的东西了。”

“错,”顾然看着她,“医学的尽头,是人,是关系,是生活本身。你,是我医学旅程里最重要的发现。”

风吹过湖面,吹起她额前的发丝,也吹起他心底的柔软。

归国后的第一个周末,顾然和苏静再次回到和衡堂。

秦老正在院中给几名年轻中医上课,看到他们,笑眯眯招手:“回来啦?”

“回来啦,”顾然走过去,把一份全球峰会的录像和HIT-D的英文版推广资料交给秦老,“您说的,把故事带出去,我们做到了。”

秦老接过资料,仔细翻看,忽然笑了:“带出去还不够,得带回来。”

苏静微微一愣:“带回来?”

秦老点头:“带回来,给更多年轻人看,给更多老百姓用,让他们知道,他们的身体,值得被这样认真对待。”

顾然郑重地点头:“放心,我们会带回来。”

阳光下,两人站在和衡堂门口,肩并肩。

这条路,从这里开始,也要从这里继续。

他们不是站在过去和未来之间,他们是把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放在脚下的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